過了幾日,中秋節已經過了,這日姜儀要回村,清明左右種下的紅薯,應該可以收穫了,她要回去看看。
紅薯一般生長期在四到五個月。
這半年來,步水貴精心照料這些紅薯,憑他幾十年的種植經驗,種植技巧肯定比姜儀強,所以交給他,姜儀一直很放心。
路上,姜儀坐在車上,大馬哥和陳治在旁邊趕著車。
由於是上午午,沒多少貨拉回去,車上就裝了大半車而已。
三四個客戶跟在馬車後面輕鬆的閒聊,而在前面的三人也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陳治先開口道;“東家嫂子,昨日,北溪巷的一戶姓黃人家過來找我們,說租我們車去一趟縣裡,給一百銅。”
“對,說搬去縣裡住,拉些傢俱和雜物什麼的。”
“這些事你們看著辦就行。”坐在車邊的姜儀微笑道。
陳治對大馬哥說;“我們早上趕到鎮上,便幫他傢俱去縣裡,不耽擱的話下午應該能趕回來了。”
大馬哥點點頭;“那可以答應他,下午回去跟他說說。”
聊了一會,陳治便把早幾天和大馬哥商量的做法,和姜儀說了出來。
姜儀關切的道;“多了幾條路線的話,你們會比較累。”
“沒事,我們都還年輕,有什麼累不累的,睡一覺就恢復了。”
“可是人手方面……”
陳治笑道;“我們想過了,挑夫這裡,有好三四個和我們玩得比較好的,老實可靠而且勤奮,都是鎮上的人知根知底的人,我們可以請他們啊。到時我和大馬哥一人帶一條路,如今這條路就給步鍵走,我們問過他了,他說沒問題,只要你答應就行了。”
姜儀笑了笑;“你們倒是挺上心的。”
大馬哥先道;“那當然,自從我出來趕車,我家裡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昨天給家裡父母妻兒都做了一件新衣,他們可開心了,所以我家人都吩咐我好好做這份營生,現在如果能發展,我自然願意上點心。”
“我和我母親逃難到此,幸虧東家嫂子收留,不會像其他難民一樣,居無定所,飯都吃不上。年初和我們一起逃難過來的一群人中,不少人都餓得面黃肌瘦,生病死了,有些又跑別的地方去,稍微好些的就在附近找些短工,或者賣身為奴,勉強身活,有幾個能有我這般幸運。所以我也想好好把握這份工作。”
姜儀聞言點點頭,她走到這兩個人都是很有上進心的人,這麼久以來,工作上的事從來不用自己操心,等著收錢就行。
“如果再招些人,你們能不能管理好他們?”
大馬哥道;“嗨,都是些知根知底的老實人,沒什麼心眼的,只要不虧待他們,料想他們也不會偷奸耍滑。”
“這個有什麼會不會的,試著試著就會了。”陳治咧嘴一笑。
這傢伙比弟弟大一歲,今年十三了,經過半年的成長,加上營養充足,此時壯碩挺拔了不少,做事也穩重,是值得信賴的人。
“那好,你們有時間去看看那些路線,確定可以了,我就去準備板車和牛,到時你們把推薦的人帶到粉店來給我看看。”姜儀拍板道。
兩人點點頭。
“你們事先和這些人說好,二百銅一個月,包吃中午一餐,到粉店去吃。”
“嗯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