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了,那些人就歸你們管,大馬哥你做隊長,治哥兒你做副隊長。以後大馬哥你三百二十銅一個月,治哥兒你也三百銅一個月,你孃的工錢另算。”
兩人聞言大喜,大馬哥之前是二百銅月薪,一個月後變成二百五,如今又漲工資了,而且漲了七十銅,當然高興。
而陳治之前商量好兩母子一起三百銅月薪,這點錢都是黎二孃拿的。
雖然一直沒漲過薪資,但他們母子還是很滿意的,畢竟他和大馬哥不同,他們是兩母子包吃包住的。
此時他自己就三百銅了,而母親的工錢另給,就算母親的工錢只要二百銅月薪,也非常可觀啊。
回到村子時剛剛中午。
步母知道兒媳今天要回來,早早就殺好了一隻雞等待。
等陳治和大馬哥卸完貨,還叫他們去塘裡抓條魚。
開始準備午飯。
如今步水貴夫婦也習慣了吃午餐,再說陳治和大馬哥中午趕車回來也餓,這餐就算再簡單也好,卻是必須要吃的,
所以他們成為村子裡少有吃三餐的人家。
步母在做飯,姜儀也沒去摻和,她先到雞舍看了看,春天抓的百餘隻小雞,長大的有九十幾只,中秋前後在鎮上的雜貨店賣了五十多個,如今還剩下四十個左右。
步母又去抓了幾十個一斤多的回來,養到過年又可以吃了。
鴨子賣得還剩下十幾個,此時在塘裡遊著。
兩隻豬白白胖胖的,慵懶的躺在圈裡睡覺,看上去有一百多近二百斤了。
至於那牛犢,也被照料得很好,此時也大了一圈。
這些都是之前她在家時養得,賣雞和鴨的錢幾乎已經回本了。
正在欣喜時,牟然看到那魚塘,彷彿看到冬日的陽光下,在裡面摸魚的身影,還有拿著小鐵楸,挖泥築堤的的樣子,眼睛瞬間就模糊了。
你在遠方還好嗎?
吃過一頓豐富的午餐,步水貴帶領,大馬哥和陳治也來幫忙,打算開始挖紅薯。
這片紅薯地就在村口的旁邊,村裡人早就發現了這新奇未見過的物種,所以一直比較關心。今日聽說要開挖,不少人前來觀看。
開挖之前,姜儀和步母把薯苗割了一片,大概一分地(十分之一畝)左右。
割下來的薯苗分了幾十把。
“這些薯苗葉可以做菜,你們把嫩的部分摘下來,或炒或煮晚上都是一道菜,拿回去嚐嚐吧。”善良勤勞的步母人緣挺好的,此時凡是來圍觀的村民都送了一把。
“還有這苗梗,可以餵豬,餵牛,是不錯的青飼料。”姜儀補充道。
那些村民個個都高高興興的接過了,對她們婆媳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