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戰國系年傳奇> 章六五:顯學初成齊請墨未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六五:顯學初成齊請墨未果 (1 / 2)

齊國,都城臨淄,呂積,公元前455年即位,後世稱其齊宣公。時任執政者,田盤。呂積,傀儡也。一切執政大權,全在田盤手中。

田府,田盤居坐上位,兩位客卿坐在下首,一位稟報:“田相,前些時日,在下有位朋友自洛邑來訪,閒聊期間,講到那洛邑南邊的伊闕城邑,有人辦了一個‘墨氏學館’,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入學。普通辦學倒也不會讓我引起注意,只是幾年前,我曾聽說魯國曲阜有人辦了個學堂,取名‘墨氏學堂’。這‘墨氏學堂’與‘墨氏學館’僅一字之差,且都是墨氏,便引起我的注意,便仔細詢問,一番瞭解,方知這墨氏學館所授課業內容主要以治國為主,據傳那授課者還曉攻城拔寨之道,只是對這方面的學生選拔要求有條件。之所以向田相您稟報,是想請您安排人專門關注此事,若這墨氏學堂或學館真有真材實料的弟子出師,我們要想辦法將其吸引到齊國,壯大我國。”

“他那學館可有什麼特別之處或者說出了哪些治國的人才麼?”田盤問道。一股上位者的氣勢,坐在那不言而威。

“那種出類拔萃的治國之人,暫未聽說,不過既然有辦學,必有那一二頂尖的人才出現。”那客卿道。

“封大夫,可知那興辦墨氏學館是何人麼?這個人應是有大才之人。”另外一位年長的客卿問道。

“孫兄,那人據說是宋國人士,叫墨翟,年歲不大,約莫二十七八歲。”那被稱為封大夫的客卿回道。

“宋國墨氏?那宋國未曾聽說有墨姓之人啊。即便這墨姓在其他國也甚是少見,據傳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夏禹老師墨如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那大禹拜墨如為師學習治水。後來,大禹的兒子夏啟建立夏王朝之後,敕封姜墨如的兒子姜胎初為孤竹國的國君,姜胎初就以父親的名字為姓氏,稱墨胎初,世代相傳為墨胎氏,亦稱墨臺氏。

那孤竹國地處北方荒夷之地,在商朝時期,孤竹國實力十分強大,其鼎盛時期的地域涵蓋了北方大部分地區。由於孤竹與殷商的特殊關係,孤竹國的國君和王子都在朝中位居要職。可以說,商朝時期的孤竹國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文化上,在當時都是十分發達的。

孤竹國的強盛與商朝的強盛有緊密的聯絡,而孤竹國的衰落也與殷商密不可分。周武王攻滅殷商後,為了拱衛中央政權,分封了大量的姬姓諸侯,武王的弟弟召公奭被封到了燕地,負責抵禦北狄的進攻。隨著燕國的逐漸強盛,慢慢的取代了孤竹國原來在北方的地位。孤竹國的領土不斷被燕國和北方的赤狄蠶食,到了齊桓公時期,孤竹國只能偏安於東北的一小部分地區。另外箕子東遷也進一步導致了孤竹國的衰落。我周朝取代殷商問鼎中原之後,不願臣周的箕子,帶領了一部分商朝貴族和遺民向北部遷移。箕子北遷的途中經過了孤竹,由於孤竹國與殷商的特殊關係,一大部分孤竹國人和貴族也隨同箕子。

可以說在齊桓公時期的孤竹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不過是強弩之未,所以桓公在北擊山戎時才能那麼輕鬆的順手就滅亡了孤竹。孤竹國雖然被輕鬆的滅亡了,慢慢的消退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孤竹國的兩位君子,卻被人稱頌至今,他們就是伯夷和叔齊。

伯夷和叔齊本是孤竹國的王子,在前往西岐的途中,恰好碰到武王率領軍隊討伐商紂,於是二人叩馬勸諫,希望武王停止對商朝的進攻。武王並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而是繼續進軍,在牧野擊敗了紂王的軍隊,滅亡了殷商。伯夷和叔齊認為,武王作為殷商的臣屬,反而率兵攻打自己的國君,並取而代之的行為是大逆不道的,恥為周臣。於是隱居在了首陽山,以採集野菜為生,後來雙雙餓死。

自那之後,便再無墨氏一姓流傳。不知這墨氏學館的墨氏又是從何而來。”那被稱為孫兄的客卿大夫侃侃而談講述了這墨氏前後歷史,道出了心中疑慮。

“劉兄博學多才,這番姓氏前後因果起源,卻是令封某大開眼界。”封大夫讚揚了下劉大夫,又道,“在下也不知這墨翟是否是那孤竹國後裔。不過可以派人打聽一下。”

劉大夫點了點頭,口中又說:“又或許這墨姓不是其姓氏,為其名中之字也有可能。”剛說到這,這劉大夫似乎想起了什麼,皺眉想了一會兒,抬頭道,“剛才我突然想起一事。”說罷看了看田相和封大夫。

“是何事?劉大夫說說看。”田盤道。

“這事大約有十多年了,那時還是老相田成子執政。有一天,自那邊境成陽、垂都兩邑來報,說是來了一位少年奇俠,以一己之力,憑藉其聰明才智,斬殺雷夏澤雞冠蛇,為當地除害。當地人尊稱這位少年為墨子,當時上報這少年名為子墨,乃宋徽山人氏。為感謝這位少年,兩城邑守將聯名為其請功。後老相田成子派人前去封賞,那子墨以年幼為由推辭了。由於當時老相年歲已高,此事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不知田相可還有印象?”劉大夫道。

那田盤聽了劉大夫的話,仔細回想了下:“嗯,好像是有這回事,只是當時未曾放在心裡,記憶不是很清晰。莫不是劉大夫懷疑那墨氏學館就是這子墨所建不成?”

“正是。從姓氏上推斷不出來,便只有名。而且當年那子墨膽識與智謀非常,一看便知出自名門。從年歲上看,我記得不錯的話,當年上報時子墨應是十二歲,那放到如今,便是二十六歲,幾乎與風大夫所言那墨翟年歲對的上。”劉大夫再次肯定道。

“好!”那田盤一拍桌子,“劉大夫此番分析甚是有道理。封大夫,本相著令你全權負責此事,一是打聽那墨翟詳細出身,看看能不能讓那墨翟入我齊國開學辦館;一是儘快與那墨氏學館學堂聯絡,看看那裡培養出哪些人才,儘可能招攬到門下為我所用。”這田盤也是雷厲風行,辦事有手段之人,一旦下定主意,便立即安排下人去做。

封大夫領令,一番準備,決定先去魯國曲阜。帶了幾個隨從,青衣打扮,便驅車直奔曲阜而來。

那邊子思前腳剛離開墨氏學堂沒多久,這邊齊國封大夫等人又趕到。

伏丘一番接見,雖不太欣賞齊國田盤,但不能斷了墨學思想的傳播,也是為門人留下一扇門,自是好生招待。

一番詳細瞭解,這封大夫諸多疑問得以確認。其一,這墨氏學堂與墨氏學館果然為一人所創;其二這墨學創始人墨翟果真是宋國人,也正是當年那斬蛇除害的少年;其三,既然確認了墨翟真實姓名,那自然也就知道其子姓淵源。

隨後,封大夫提出了其他諸侯國同樣的問題,希望見到墨子,邀請其到齊國。

伏丘同樣告知。得知墨子歸期不定,劉大夫面露遺憾之色,隨後又與伏丘一番暢談,多角度瞭解墨學思想以及其水平如何,最後問到是否有門人已學業有成可以出師。伏丘告知一些學成的弟子已被其他家族世家招攬,當前所剩弟子入門較晚,暫時不能出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