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疊山寫告民書,威力猶在所有人之上。
如果說,留、王之輩一份告民書發下去,相當於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那疊山先生的就得叫原子彈了。
舊宋江山,比他有分量的絕不超過一個巴掌。
也正因如此,滿朝文武看著疊山先生的眼神兒都變了。
原本大夥還奇怪,謝疊山的名號再大,也不可以一來就進翰林,僅次於留夢炎吧?
原來,是有了這份告萬民書開路。
那就不是僅次留夢炎的問題了,不用想也知道,很快就要取而代之了。
一些蒙古貴族看到這裡,甚至對疊山先生心生鄙夷。
暗道,“南人的氣節呢?都給了文天祥一人嗎?有如乞食之犬豚,絲耗不要顏面了?”
反正不管怎麼說吧,一份告萬民書念天下,謝疊山在元廷之中的地位算是徹底穩固。
忽必烈當然也是龍顏甚悅,命人將這分告書傳發江南、湖廣等地。
而此文一發出去,疊山先生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此議就此罷過,接下來又是一件大事,便是張弘範遠攻日本的準備工作已然就緒。
日前,忽必烈特批錢糧以作軍用,算是補上了元軍補給不足的唯一短板。
接下來,便是擇期渡海,還有怎麼攻打的戰略方針。
在這個問題上,看似沒有爭議,畢竟忽必烈大軍就等一聲令下了。
但是,誰也沒想到,居然還有爭論,而且還挺熱鬧.。
主要還是王積翁、史權這些漢官的的軟弱勁兒上上來了,居然勸忽必烈別打,派人去勸降。
把忽必烈氣的啊,又不好發作。心說,朕的使臣都讓倭國給宰了,還派?
結果,王積翁上頭了,自薦為使,要出使東瀛,勸降天皇。
對此,一眾卯足了勁兒的蒙古將軍當然是嗤之以鼻。連留夢炎都見風使舵,主張大軍壓境,揚我天威。
伯顏、阿術這種暴脾氣的差點當殿揍人。大罵王積翁膽小如鼠,妄為元臣。
嚇的王積翁、謝昌元等人再不敢多言一句。
忽必烈在高位上看著,未曾插手。這個時候,就要上下一心,王積翁的觀點雖然有道理,大元國力尚弱,何必勞民傷財。
可是,王積翁有一點沒說對,與勞民傷財比起來,揚大元國威,追擊遠逃殘宋,才是重中之重。
和這一點比起來,花多少錢,死多少人都是值得的。
瞥了眼老神哉哉的謝疊山,忽必烈心中好奇,不知這位新上任的翰林學士對此務有何意見?
淡然一笑,“謝愛卿,你怎麼看?”
殿上為之一滯,目光齊齊落向謝疊山。
只見謝疊山短暫錯愕,出班上禮,“臣以為,都有道理。”
“......”
“......”
眾人無語,忽必烈也是無語,等於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