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出他的動機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可以用一個簡明的詞來概括,就是“理智”。
那幫年輕人來到這裡後的第二天下午,在大房間的迴廊上,他決然地說了一句話———對自己而言,所謂的“神”就是自我的理智,亦可稱之為“我”。
———當時,我能感受到他那蠻絕的意志力。
可就是這樣一個少年,在那天晚上,卻不幸捲入到始料未及的風波中。就是那件事………
那個女人將他拽進那個無趣的集會里。第二天,當他醒轉過來的時候,發現那個女人被一刀斷喉了(表面上),倒斃屋中。而現場的大門也從裡面堵上了,只有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四個人是有嫌疑的人。
…………
肯定是自己這四人中的某個人害了雷木,但是不知道誰人是兇手。
他們之中,每個人都有可能。
說不定自己在混沌不明中,一時錯亂,害了雷木,也未可知。
當他這麼想的時候,心境是多麼苦惱和鬱悶呀!!
…………
當他知道大房間的地上,有通到地窖的暗道時,他的苦惱稍稍減輕了一點。因為如果現場不是全全密封狀態,那麼他們四人是兇手的可能,多少會降低一點。
但是當得知那個暗道之門只能從大房間開啟的時候,他又像當初一樣苦惱了。
我覺得當寂之酣然大醉後暫時失控,他提議將前後門都鎖上的時候,所講的理由都是實話。包括他要求保管鑰匙,那也沒有其他意思。
等回到房間,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想法已經無法阻止地朝一個方向集中了。
…………
當時,他肯定是這麼想的。
自己或許是在失去理智的狀態下,成為害人兇手的,自己無法忍受這個“事實”,但其他人卻已經預設了這個“事實”。絕對不能放任不管,絕對不能………
因此他做出一個決定。
…………
必須改變這個“事實”,害了雷木的不是他們四個人中不特定的一個人。
而是除了自己之外的某個特定的人———他要作出這樣改變。
…………
因此他對安正下手了。然後偽造自盡現場,讓我們都相信安正才是害了雷木的兇手,從而改變大家固有的想法。
…………
在自己明確的意志下,除去一個人,從而讓自己從一個嫌疑兇手的苦痛中解脫出來。
風匕之所以會選擇安正作為犧牲品,是因為安正具備了許多條件———個頭矮小、筆跡容易模仿,除了雷木的事情以外,還有其他的自盡動機。
以上,就是我關於安正亡去的結論。
…………
現在,我坐在大房間迴廊上的書桌前,寫下手記的最後一節。
黑狗卡洛蹲在我腳下,時不時地搖晃著尾巴。
…………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