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張嫣的目光略帶上了些許溫柔,但面龐上的陰冷,卻沒有減弱一分一毫。
“皇帝許是年紀尚小,記不得了吧?”
“皇帝出世不久,生母便死於怪病;及皇帝四歲,更曾為青蛇所咬,毒昏足七晝七夜之久!”
“及皇帝年五歲,孝惠皇帝彌留之際,更有後嬪遣宮中侍女以女色蠱惑,孝惠皇帝聞之大怒,方使今之宦者令隨行皇帝左右······”
聽張嫣說起這段不為人知的宮廷秘幸,饒是和原主毫無干係的劉弘,也是不由感到一絲心悸。
作為後世人,劉弘自然對封建時代發生在後宮的‘無硝煙的戰爭’,有著明確的認知。
情況何止是張嫣所說的那麼簡單?
為了將兒子送上那至尊之位,在後宮裡蹉跎整個青春年華的女人們,會用上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手段!
什麼放毒蛇、偷墮胎藥,那都是入門級別的拙劣操作了。
如武帝王太后那樣的佼佼者,那可是能一手炮製‘金屋藏嬌’之典故的女中俊傑!
封建時代的深宮,無論發生怎樣駭然聽聞的故事,劉弘都不會覺得奇怪。
而現在,張嫣拿著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提醒劉弘‘給未降生的孩子提供一定的保護’,劉弘顯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稍一思慮,劉弘便滿目沉痛的低下頭,對張嫣說幾句‘幸好有母后在,才有兒子君臨天下’之類的感謝之語。
隨後,劉弘便毫無顧忌的問道:“依母后之見,兒該當如何?”
雖然對於後宮嬪妃之間的爭鬥下限有足夠的認知,但要說有效地解決方法,劉弘顯然是個毫無經驗的小白兔。
與劉弘相比,當年在深宮沉浮多年,尤其是在皇后之位,冷眼旁觀後宮嬪妃明爭暗鬥長達七年之久的張嫣,顯然更具有發言權。
聽聞劉弘如此提問,張嫣也沒多想,開口就是一連串讓外人聽起來有些誇張,但在深宮中卻極其有效的解決方法。
“既何姬身懷龍脈,那自明日起,何姬的餐食,便由長樂尚廚負之。”
“何姬一日兩餐,皇帝當遣宦者令親送!”
將伙食的問題解決,張嫣又一開口,話卻是在嘴邊一止,面色為難的觀察起劉弘地面色。
見此,劉弘自是乖巧一笑:“母后但言,兒無有不從!”
卻見張嫣眼帶遲疑的看了劉弘一會兒,才若有所指道:“於何姬,皇帝怎麼看?”
聽聞此言,劉弘心頭下意識一緊,大腦自然地進入告訴運轉的狀態。
在討論‘怎麼保護何妹子和她肚子裡的孩子’時,張嫣沒由來的問這麼一句,話中暗含的深意,可謂是在明顯不過。
準確的說,張嫣問劉弘的問題,翻譯過來就是:在皇帝看來,何姬能否母儀天下?
而張嫣之所以有這麼一問,也是有很深的政治牽連在其中。
因為作為太后,張嫣是劉氏宗親內部毋庸置疑的老祖宗——哪怕張嫣今年,也才不過二十五歲,也依舊無法改變這個現實!
這就意味著,張嫣除了是這漢家的太后,還是劉氏內部所有家族事務的決策者。
這樣的身份,使得張嫣根本不能刻意對某一個皇子,或某一位后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親近之意。
理論上,除非是到了不出面,皇子皇孫就要丟掉性命的地步,否則漢太后只會對儲君一人親近,而對於其他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宗親皇族,太后都會一視同仁的保持距離。
就好似景帝竇太后,在太子劉榮被廢之時都視若不見,但一俟郅都逼的劉榮自殺獄中,就要跳出來殺郅都,為孫兒報仇。
所以張嫣問劉弘的,其實是:皇帝有沒有讓何姬為後的意思?
如果有,那何姬就算這一胎生的是女兒,也早晚能生下未來的太子,張嫣也可以毫無顧忌的表示親近之意。
比如直接把何妹子接到長樂宮,親自帶在身邊保護,乃至於將來,直接把皇長子長公主養在身邊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