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陣亡的一千三百人,絕大多數都是從關中徵召的青壯,羽林軍材官校尉兩千將士的陣亡人數不到一百,但這樣的傷亡數字,也足夠驚人。
——漢室上一次承受這種程度的傷亡,是在什麼時候?
答案是:楚漢彭城之戰!
就連二十二年前,那一場發生在太祖高皇帝劉邦,與匈奴單于攣鞮冒頓之間的平城戰役,長達七天七夜的白登之圍,漢軍的陣亡數量也不過數百人。
至於戰後統計的巨大上萬,更多是漢軍將士在白登山被凍死、餓死數千,凍傷導致截肢著上萬。
在正面交鋒中,陣亡正規部隊士卒上千人,這是過去二十多年當中,漢室在匈奴人手下蒙受的最大損失!
但多年來的經驗,以及一次次慘烈戰爭的磨礪,已經讓柴武對於陣亡這種冰冷的話題,很難再有太大的情緒波動了。
——因為這一千三百漢軍將士的陣亡,是值得的!
憑藉著一千三百人,漢室在保證了馬邑城牆不失的前提下,將匈奴先鋒四萬餘人,全部圍在了武州塞和馬邑之間,這道長約一百三十里,寬不超過五十里的狹小區域!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四萬匈奴人當中,起碼要有三萬以上,無法安全回到草原去了······
“棘蒲侯。”
正當柴武遐想著那美妙的未來時,身後傳來的一聲輕呼,將柴武飛散的心緒拉回現實。
“舒校尉?”
略有些詫異的回過頭,柴武沉默片刻,終是稍嘆一口氣,拍了拍舒駿的肩頭。
“今日一戰,材官諸將士,勞苦功高!”
“待迴轉長安,老夫必以此間之事稟告陛下,為材官諸將士請功!”
今天的戰鬥,幾乎可以說:九成以上的功勞,都在材官校尉兩千將士身上!
·········
但今日的戰鬥當中,漢人的弓弩箭羽,卻好似完全不要錢一樣,如潮水般射下城牆!
根據且居的粗略計算,光是在這三個時辰的攻城戰當中,漢人便發起了不下二十輪長弓齊射,每輪至少兩千發箭羽!
這,可就是四萬支箭羽了!
更何況這還只是齊射,再算上弩兵的自由射擊,以及漢人傷病在城牆之後的拋射,這個數字很可能要翻個倍!
一座擁有二十萬支以下箭羽的城池,在戰鬥爆發的頭半天,將接近一半的箭矢全部用完?
如果不是這座城池的守將太過草包,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這座城池內的箭羽數量,遠不止二十萬!
道理再簡單不過:透過這幾十年的愛恨情仇,漢匈雙方對彼此的作戰方式,都已經相當瞭解了。
就和且居能推測出,馬邑守衛力量不超過五千,算上城內民兵也不超過一萬,箭羽十五萬到二十萬支一樣,漢人自然也能推測出:匈奴人對馬邑的攻擊,起碼會維持十天。
根據今日,漢人射出去的近八萬支箭羽來推算,馬邑城內,起碼有八十萬以上的箭羽!
再加上漢人總是習慣留個容錯率,以備不測,就使得馬邑可能擁有的箭羽,完全有可能達到一百萬支以上!
一百萬支箭羽是個什麼概念,且居想象不出來。
但且居透過粗略的計算,就能知道:如今在城牆下的折蘭、白羊兩部,共計兩萬四千的勇士,要想在這一百萬支箭羽下存活下來,就需要平均每人躲避二十五支箭矢!
且居自問這一生,自己可能都沒被這麼多支箭羽瞄準過,就更別說躲避了。
不過,對於‘馬邑有一百萬支箭羽’的可能性,且居在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絲不敢相信。
——馬邑,不過是一座邊防小城而已!
在這樣的一座小城裡,存放一百萬支箭羽?
如果是馬邑身後,位於趙長城缺口處的樓煩縣,那且居還願意試著相信。
但這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