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27章 新的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27章 新的難題 (2 / 3)

甚至有翡翠這種密度大於三,鐵這種密度大於七,乃至於黃金這種密度大於十九的超高密度物質。

而造成不同密度的物體,在同一體積的情況下,具有不同重量的原因,就是因為該物體的內部,分子之間的距離大小不同。

分子之間的距離越小,密度越大,同一重量下的體積就會越小;反之,則越大。

這就造成如鐵金這兩種金屬,即便是在同一個體積,黃金的重量也會達到鐵的將近三倍。

‘分子之間的距離’,顯然是此時的人們還無法理解,也無法看到的,但具體到粟米和麵粉之間,二者的‘密度’就具象多了。

同樣是一石的體積,但每一粒粟米之間,都有肉眼可見的空隙;而麵粉之間的空隙,已經小到了肉眼幾乎不可見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單獨一粒粟米和麥粒的密度差不多,但在‘石’這種容量單位換算下,一石粟米的重量,很可能只對應半石麵粉。

換句話說:一石粟米的重量,大概在一百二十漢斤左右;而一石麵粉的重量,很可能會達到二百四十甚至二百五十漢斤!

至於劉弘為什麼要糾結這個問題,那自然是為了給即將問世的麵粉,制定一個合理得價格了。

根據劉弘的預案,少府收購宿麥的價格與粟米一致,為七十五錢一石。

但少府花七十五錢買進的一石冬小麥,在經過去殼、舂挑、研磨成粉等工序之後,很可能只剩下半石。

而少府把加工出來的麥粉再往外出售時,用到的單位卻依舊是‘石’。

這就意味著,哪怕不考慮任何成本,只以‘不虧’為目的,一石麵粉的出售價格,也起碼需要達到一百五十錢。

再算上儲存、加工的人工、時間成本,一石麵粉的成本價,就將可能達到二百錢。

這就讓劉弘有些犯難了。

哪怕不盈利,一石麵粉也起碼要賣二百錢?

這對於宿麥播種,以及麵食的推廣,將是極大的阻礙!

道理很簡單:光是百姓買糧食,明碼標價擺在眼前的‘粟米石七十五錢’‘麥粉石二百錢’的價格牌,就足以讓百姓將麥粉,直接理解為梁米那般,只供給貴族老爺吃的‘奢侈品’。

而宿麥的年產量又與粟米接近,使其根本無法支撐每石二百錢的價格。

——梁米石數百錢,那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既然宿麥並不‘稀少’,那百姓自然就不會為‘每石二百錢’的超高價格買賬。

就算將麵粉買回去之後,百姓很快就能發現:原本只夠一家人吃三天的粟米,換成一石麵粉,卻能吃六天,也於事無補。

劉弘甚至非常懷疑:就算是將麥粉價格定為二百錢的成本價,都很有可能出現‘貴族都嫌太貴’的狀況。

為了應對這個‘意外’狀況,劉弘只能想個辦法,讓漢人理解一個概念:一石粟米和一石麥粉,根本就不一樣重!

這個問題,讓劉弘困惑了許久,都沒能想到一個可行性高的方法。

——因為一石=一百二十斤的概念,早就如‘一千克=1000克’一樣,深深刻入了每一個漢人的腦海之中。

這個時候,讓一個人相信‘一石粟米=二石麥粉’的操作難度,幾乎不比劉弘扭轉漢室厚葬之風來的容易。

“這該如何是好···”

今年,關中大半的農田都種上了宿麥,按照每畝四石的平均畝產,少府即將要面臨的,很可能是將近四萬萬石宿麥的收購!

收購宿麥,少府還不會這麼吃力——畢竟百姓還會留一部分糧食做口糧,少府要收購的,並不會是所有的糧食。

而宿麥就不同了——關中百姓之所以全面補種宿麥,幾乎完全是因為劉弘放出了風:少府將以每石七十五錢的價格,全面收購宿麥!

也就是說,百姓願意在冬天種植宿麥,並非是和種植粟米一樣,出於生存的目的。

百姓種植粟米,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吃,為了填飽肚子,也就是生存。

至於粟米的收購、出售,則屬於次要的,正常範疇的‘交易流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