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易學從根源上,就不是一個裝神弄鬼、滿口胡亂猜測,臨了卻只給出一個‘天機不可洩露’的解釋的神秘學科,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並有實際案例作為參考的辯證學科。
或者說,與其說易學是‘占卜’之術,倒不如說,易學是‘經驗總結’之術,是古華夏辯證思維的集大成者。
雖然由於時代的侷限性,使得這種‘以過去的事作為參考預測未來’顯得有些愚笨,較之後世又顯得十分落後,但不得不說,這是整個華夏文明,乃至於整個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嘗試!
正是這個嘗試,將整個人類文明,從愚昧時期‘一切都有定數’的迷信思想拉出,轉而走向探索自然法則的文明昇華之路。
甚至可以說:人類真正昇華為有自主思考能力、有辯證思維能力的‘智人’,大半都是因為易學的出現。
‘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正是在這次偉大的嘗試之後,才逐漸具備出現的可能,和生存的土壤。
透過這些就不難看出:新垣平、欒大一流,根本不能算作是真正對易學、對占卜之術有研究的學者,而只是藉此為工具,牟取私利的江湖騙子而已。
而作為歷史上尤其看重占卜、易學之術的漢室,能有新垣平這樣的‘易學敗類’,自然也有真正的賢者。
在漢室初,最為著名的兩位易學大拿,一位是飄蕩江湖,不屑位列廟堂的司馬季主。
另一位,就是早在高皇帝劉邦之時,就被漢室納入體制內的易學巨擘:許負。
作為易學,這個略帶些神秘色彩的學科代表人物,許負身上,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帶有一些‘迷信’色彩。
許負,於始皇帝二十六年,生於河內溫縣。
——沒錯,就是三國時期的‘三姓家奴’,溫侯呂布的食邑:溫縣。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將王翦之子王賁滅齊,擒拿了齊王田建,自此,紛爭數百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正式結束,秦國,正式統一了神州大陸。
完成從‘秦王’到‘秦天子’的蛻變之後,始皇帝頓時有些飄飄然,便下令天下上報祥瑞,以慶賀神州大陸復歸一統。
一時之間,神州大陸可謂是‘遍地祥瑞’,各種奇聞層出不窮。
其中最有名,也為後世人所熟知的,便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兩件。
其一,是臨兆郡守上奏:臨兆見高五丈、足長六尺,身穿夷狄服飾的十二個巨人出現在臨兆。
得到訊息,始皇帝大喜,遂令銷燬天下兵刃,鑄成了後世著名的‘始皇帝十二金人’。
其二,便是河內郡溫縣上奏:溫縣縣令許望生得一女,此女出生時手握一枚玉石,上面的圖案隱隱呈現文王八卦圖的形狀。
聞此,始皇帝亦是龍顏大悅,下令賜給此女百金,以好生安樣。
而作為溫縣縣令的許望,在得到始皇帝的賞賜之後,也是十分懂事的給女兒起名為‘莫負’,寓意‘莫負陛下恩德’。
在後世人看來,此事的真實性,幾乎和‘項羽死後化為鬼神’差不多扯淡;但在當時的思想背景下,此女卻自此,成為了天下皆知的‘神女’。
但可以肯定‘不屬於神話範疇’的是:秦溫縣縣令許望,在得到始皇帝‘好好養朕的神女’之命令後,絲毫不敢怠慢,便為女兒請了德高望重的先生,教授其易學。
再後來,自然就是一段為人熟知的歷史了——趙高李斯篡始皇帝遺詔,賜死將軍蒙恬、公子扶蘇,扶立二世胡亥;不過數年,秦便二世而亡。
而在楚漢爭霸時期,執‘神棍界之牛耳’的許氏一族,便極其幸運的選到了劉邦的陣營。
在霸王烏江自刎、漢室鼎立之後,為了表達忠心,曾經被始皇帝親口譽為‘天賜神女’的許莫負,也就悄然將名字一改,變成了許負。
在漢室原本的歷史上,許負作為神棍界的巨頭,也有許多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
如秦末時期,劉邦攻打咸陽時,許負一看劉邦就‘驚為天人’,對父親說:此人面有異狀,必有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