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14章 起陵建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14章 起陵建邑 (3 / 3)

帝陵的建造,往往是首先把陵邑的框架支起,之後,再慢慢的建造陵墓。

漢室皇陵的建造就是這樣,普遍都會從皇帝登基後開始修起,一直修到皇帝駕崩。

皇帝在位時間越久,皇陵的規模就會越大;而與皇陵一同被緩慢擴建的陵邑,也會越來越大,一直到皇帝駕崩,才會停止擴建。

陵邑既然會隨著皇帝在位時長而無限擴建,那地方豪強的強制遷移,自然也是無限重複了——三年一次。

就拿劉弘來說,今年,劉弘的帝陵就見開始建造,陵邑更將在夏天之前立起框架,而後的夏天,劉弘的第一批‘守陵戶’就見被遷入關中。

在之後的三年裡,陵邑會慢慢被支稜起來,並大致形成一個城邑的模樣,到了那時,就該是第二批‘守靈戶’到來的日子了。

三年一次的高頻率,使得地方豪強再如何走通門路,都無法逃脫被強制遷徙的厄運。

躲過一兩次遷徙,在漢室初或許並不少見,但躲過每一次遷徙,直到熬死某一位皇帝的事,在漢室歷史上卻只發生過一次。

——被文帝劉恆讚譽為‘仁商’的宣曲任氏,憑藉劉恆賜予的金子招牌,成功化身為了地方官員不敢觸碰的燙手山芋。

至於豪強唯一能倚靠的‘勾結、賄賂官員’,實際上也很難起到效果。

相較於西方,華夏人有一個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本能:買地。

漢室的商人也一樣——賺了錢之後,漢室商人不會想著把做大,而是會散盡大半家財,將自己的戶籍從商籍挪回農籍,然後用剩下的那點錢買土地,安心的在家鄉做個土財主。

這就意味著‘商人出身’的地方豪強,其大部分財富,都是田畝、房宅、店鋪這樣的不動產。

一俟被強制遷徙,豪強就要舉族遷往長安,無法帶走的不動產,自然是要變賣的。

而在強制遷徙面前,豪強變賣不動產,性質又是‘無論如何都要賣’,這就意味著變賣價格,將與市場價產生極大的差額。

最起碼,那些手握生殺大權的地方官員,是有能力以近乎白送的白菜價,把豪強無法帶走的不動產吃到肚子裡的。

這樣一來,豪強們透過行賄官員,以求平安的路,也就被徹底堵死——相較於豪強奉上的那一點點賄賂,官員自然更希望豪強被遷走,好佔據豪強留下的不動產。

畢竟豪強再怎麼大方,也不至於將佔據自己大半財富的土地田畝,拿去給官員做賄賂。

至於‘給天子守靈,以證明自己是忠臣’這種極其不要臉的說法,也只是安慰那些韭菜們的說辭。

在朝堂之上,此事有另外的說法:廣遷地方豪強,以實關中,以固國本。

對於漢室而言,‘國本’究竟是什麼,自然是毫無異意:一為農耕,二為關中。

簡而言之,漢室只要能做好每年的農耕工作,並保證關中的安穩,理論上就能確保政權的穩定。

而‘廣遷天下豪傑以實關中’的內在邏輯,是透過政府強制手段,將關東的地方勢力盡皆遷入關中,以保證關中永遠保持對關東的‘人才碾壓’。

——撇開對錯不說,比起在土裡刨食的農民,那些有能耐在地方欺詐鄉里的豪強,無疑算得上的‘精英’了。

而隨著豪強被強制遷移入關中,又會讓大量的財富,隨著豪強一同湧入關中,使得關中在富裕程度上,也保持對關東的碾壓。

關東豪強被遷入關中,也會讓關中的各方勢力藉機吃個滿嘴流油——高速公路都還要過路費呢!

到了爺們兒的地盤,還是要‘長住’,不得孝敬孝敬?

這樣一來,地方豪強在變賣不動產時,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財富大面積縮水;而在來到關中之後,各方勢力伸過來的手,又會將豪強僅剩的一點家底給吃幹。

再過個兩三代,曾經在關東叱吒一方,為郡守眼中之刺的地方豪強,就此‘家道中落’,泯然眾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