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陛下為何要告訴我?
須得一提的是,雖然‘軍不幹政’的說法,在此時還沒有被明確提出,但漢室的行政運作,卻基本遵照這個尚不明確的規定。
縣有縣令、縣尉,郡有郡守、郡尉;令、守皆為主官,負責轄地的內政,而尉則統掌兵士,為令、守之副。
就連食祿,都嚴格按照正副規定:郡守二千石,年俸祿一千四百四十石;郡尉比二千石,年俸祿一千二百石。
縣一級相對複雜一些——大縣縣令秩千石,小縣六百。
但無論縣令秩祿幾何,縣尉都永遠比縣令低一級。
地方如此,朝堂自也是分工明確——太尉掌兵事,位略遜丞相;雖與丞相一樣食祿萬石,但對於朝政,太尉大多時候都會避嫌。
同樣的道理:柴武身為車騎將軍,統掌北牆戰事,掌握如此大的兵權,就意味著柴武已經進入‘為了免受猜忌,在內政之事上沉默’的範疇。
而陣亡將士撫卹之事,便是妥妥的‘內政’——哪怕不是,也沒有哪個位高權重,手掌數十萬兵馬的將軍,敢在這種‘可能會得到名望’的事情上插手。
可劉弘卻依舊將此事,毫無掩飾的在柴武面前說出,這就讓柴武有些慌亂了。
“莫非吾兵權太甚,遭陛下猜疑?”
想到這個可能性,柴武便慌忙一低頭,正欲辯解,就聞一聲淡然的命令聲傳來。
“此間之事,俱由棘蒲侯主之。”
!!!
聽到這裡,柴武心中惶恐猛然爆棚!
陛下果然是不放心我!
若是在後世的漫畫中,此時柴武的頭頂,必然會出現一個‘危!!!’的方外音。
但劉弘隨後的解讀,將柴武心中的慌亂逐漸平息。
“大將軍今仍於滎陽,以安大軍戰後之事;然時至冬十一月,關中男操演冬訓之事,已不可再延後。”
說著,劉弘便目光誠懇的望向柴武。
“朕意,以郎中令接任飛狐都尉,以棘蒲侯為大將軍,統掌關中冬訓事。”
聞言,柴武終於是稍安下心,長出一口氣。
誠然,即便升為大將軍,柴武也不方便插手內政;但現如今,太尉已然被罷設,原本應該有太尉負責的冬訓,就落在了大將軍頭上。
所以這件事,大將軍是可以做,並不用擔心自己是否‘逾矩’的。
想到這裡,柴武稍點了點頭,又略帶些疑惑道:“陛下之恩,臣無以為報,願以大將軍之職,行關中男冬訓之事。”
“然陛下欲以臣為大將軍,那潁陰侯···”
——潁陰侯灌嬰,才是現任大將軍啊!
若是招呼都不打,就把大將軍的位置佔了,那即便灌嬰不說,天下人也會覺得柴武不仗義。
卻見劉弘意味深長的一笑。
“此事,朕自有章程,棘蒲侯只需儘快釐清關中之事,早行冬訓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