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69章 九卿之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69章 九卿之首 (2 / 4)

這也是劉弘毫無顧忌的透過‘蓋棺定論’的方式,將前少帝的事理順的原因——漢室的禮制思想,根本沒有那麼濃厚。

尤其是開國功侯盡皆‘屠狗之輩’的漢初,禮制,真就只是有用就拿來用,沒有就丟到爪哇國的橡皮擦。

不過,在論定劉恭的諡號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劉弘先解決。

——此時此刻,朝臣百官雖然都已走進殿內,但都只是在殿門處堆積,等候劉弘挨個召喚。

這也是漢室,新皇登基之後的第一次大朝儀,所特有的政治流程了:為三公九卿排座次,以確定政治秩序。

可千萬別以為,這只是‘誰坐哪兒’的簡單問題——九卿有司在新皇首次大朝儀上的座次排序,將直接影響各自的地位高低!

坐在靠前位置的,雖不至於對排位靠後的指手畫腳;但在某事需要雙方合作完成的時候,這主次之分,就一目瞭然了。

例如朝堂下令,製造一批武器軍械,為長安南北兩軍換裝。

這種時候,此事就牽扯到少府、衛尉、內史三個九卿屬衙了——少府負責製造,衛尉掌南軍,內史名下的中尉掌北軍。

既然少府要製造軍械,那自然需要時間,也就必然會出現一個問題:南軍和北軍,優先供應給誰?

又或者說:少府的材料只夠兩者其中一個換裝時,該讓誰先等一等?

再比如:朝堂打算建造馬廄,同時又要興修水利,可是錢只夠做其中一件事,那是先讓內史修水利,還是讓太僕建造馬廄?

答案,就藏在今日這樣特殊的日子中,九卿主官在殿內的位次。

如開國第一次朝儀,劉邦以蕭何功列第一,位首座,便為漢室‘丞相列朝臣之首’奠定了法理基礎。

在如今太尉罷設,三公只剩丞相、御史大夫二人的情況下,三公的座次基本不會有什麼變數。

真正的重頭戲,在九卿的座次順序!

作為極具封建時代特色的行政制度,漢九卿所暗含的政治意圖,可謂是涵蓋所有與天下有關的工作。

如內史,全名治粟內史,除了象徵政權‘以農為本’的執政綱要外,還象徵著關中在整個漢室的特殊地位。

郎中令屬衙,看上去只負責皇帝的個人安全,但由於其人員組成,以功侯勳貴子弟組成的緣故,也象徵著皇帝‘依舊視功臣為柱石’的含義。

除此之外,九卿有司也都有著其特殊的政治象徵。

——廷尉,意味著法制思想;太僕,意味著馬政建設;宗正,意味著宗室宗親;奉常,意味著禮教、制度。

除了這些典客、衛尉、少府三者,又相對特殊一些。

衛尉特殊,是因為其本質上,屬於武職;衛尉的座次排序,意味著皇帝尚武之心。

少府看上去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庫,但對於政權而言,又擁有資源調控、市場穩定的作用,象徵者皇帝對民生民計、國防事業的重視程度。

而典客目前而言,則算是漢九卿當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單位···

周邊小國家,要麼不好打,要麼打下來沒甜頭,甚至如西南夷那樣,又不好打又沒有甜頭。

大國就一個匈奴,但具體到匈奴事務時,典客的行政等級又不足以參與其中。

——有漢以來,典客在歷次大朝儀當中,唯一一次沒坐在最後一個位置,還是在呂太后時期,最後一名變成了宗正···

“丞相勞苦功高,佐朕治天下元元,當先坐。”

“御史大夫負吏治之重,擔亞相之名,次坐。”

意料之中的順序,審食其和張蒼先後走到殿內,與劉弘對拜過後,坐在了左側朝班最靠前的位置。

但有細心的人發現,張蒼的座位並沒有比審食其更靠後,只不過是審食其靠內,張蒼靠外而已。

“這···”

大朝儀,作為漢室最莊嚴的政治意識,其重要程度,請次於‘天子攜重臣祭拜高廟’!

在這種場合,絕對不可能發生任何錯誤。

這意味著,一切,都是御駕上正孑然而立,溫笑著望向殿內的劉弘所安排。

——御史大夫,從此與丞相平級!

即便不到如此地步,也起碼意味著:從此之後,御史大夫將獨立於朝堂行政秩序之外,不再如其他行政單位那般,在理論上接受丞相府領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