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42章 太后閨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42章 太后閨蜜 (3 / 4)

對於動用敖倉之糧,劉弘想過瞞天過海,先動用,回頭再放回去。

但幾近思慮,權衡利弊之後,劉弘還是決定,將此事拿到朝堂之上,透過廷議的方式,光明正大的以敖倉之糧,作為糧食保護價政策全面鋪向關中的啟動資金。

道理很簡單:今天劉弘因某事偷調敖倉之糧,那來日,便必然會出現某個臣子有樣學樣,以‘唯天下蒼生計’為由,擅動敖倉,以動搖政權根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劉弘還是決定,將此事掰開揉碎,給朝臣百官講清楚,講明白:為什麼要拼著動搖民心的風險,去動用敖倉內的存糧。

“丞相臣食其謹拜陛下。”

只見審食其出班一拜,旋即又回過身,拱手環顧殿內眾臣:“陛下命,臣不敢不從;此便以關中各縣之所報,告與諸公卿曹知曉。”

待等百官回禮過後,審食其重新面向劉弘,稍清了清嗓。

“自夏四月,齊悼惠王諸子起兵於關外,關中各郡縣便時有奏:人丁多從軍出征,春耕頗緩。”

“恰夏秋雨水不豐,關中各地多有旱患;及至上旬,復奏:粟苗多有枯亡、果瘦之虞。”

說著,審食其長嘆一口氣:“丞相府聞訓而驚,於採風御史合查此間之事,終證實其真偽。”

“依臣之相府,御史大夫合估:今歲秋收,關中所得之糧,恐只去歲半數有餘···”

話音剛落,殿內眾人無一不面色凝重,包括劉弘,以及身旁的代王太后薄氏,太后張嫣在內。

歲不豐登,是封建時代最常見,卻也是最無奈的一樁‘災禍’。

糧食欠收,意味著朝堂許多規劃需要延後;外族入侵不能回擊,只能祈和。

最為關鍵的,是百姓必然會因此,飽受飢寒交迫之苦。

對於太后張嫣而言,這樣的狀況,無疑算得上很嚴峻——如果撇開前段時間,陳平周勃做亂長安之時不算的話。

而對於大部分朝臣而言,農產欠收,甚至是跳水式腰斬,也同樣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漢室的農稅,並不是釘死的‘每人多少錢’或者‘每畝多少錢’,而是按照收成的比例,將實際收穫的十五分之一上繳中央,作為農稅。

若今年關中農產真如審食其所說那般,直接腰斬,那就等同於中央財政收入也同樣減半;明年各有司屬衙的經費,也減半。

將軍費、宮諱維護費用計算在內的話,有司屬衙的經費甚至可能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攫欝攫。——不削行政經費,總不能削軍費,讓本就吃不飽肚子的邊防戰士沒飯吃吧?

至於讓皇帝劉弘連帶著整個皇宮過摳搜日子,自也是不可能。

算來算去,中央財政收入減少的部分,大半都會被攤在行政經費之上。

“唉···苦也···”

一想起明年,就要過三菜一湯的困苦日子,大半朝臣都不由哀嘆一氣,旋即思慮起對策:從何填補這塊缺口呢···

“歲初,安陵杜氏屯糧居奇,關中糧價鼎沸;朕見生民疾苦,唯黎民蒼生計,著少府立主爵都尉,以售平價糧於市,安民之心。”

等審食其回到朝班之後,劉弘簡單做了個開場白,便將自己的計劃悉數道出。

“時以至今,主爵都尉之所能,相比已盡顯於諸公當面。”

“諸公皆國之柱石,以為主爵都尉所行之‘糧價保護’,於吾漢家利弊幾何?”

勉強按捺住自賣自誇的衝動,劉弘將問題,扔回到了朝臣百官的手中。

糧食保護價究竟好不好,但凡是個有眼睛的人,就都能看出來——除了商人會覺得不好,沒有人會反對如此利國利民的政策!

但作為君王,劉弘的政治認知已經逐漸成熟;政治手腕,也逐漸向著歷史上那些水準線以上的君王靠近。

——政策,還是由朝臣提出,起碼得朝臣認可,才能更好地施行下去。

作為帝王的劉弘大可不必事必躬親,將所有功勞攬到自己頭上,讓整個中樞變成命令的執行者。

反正在漢室,無論如何,劉弘都不可能是‘錯’的;朝臣做了好事,也必會有劉弘‘任用賢能’的功勞。

聞言,朝堂百官稍一滯,偷摸掃了一眼前排的皇黨重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