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除此之外,陳平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實在是小皇帝挑的這個時間點,太完美了···
高廟出事,作為太祖高皇帝之孝子賢孫,小皇帝雷霆震怒,這能有什麼不對?
如果劉弘不這樣,那才叫不正常!
而陳平卻要一邊低調行事,以保證自己不被捲進去;一邊還要出面勸阻劉弘,以顯示自己百官之首的擔當。
對劉弘的小動作,焦頭爛額的陳平實在是無暇去阻止了。
“絳侯是說,未央宮衛,已被飛狐之卒替換?”
見周勃點點頭,陳平心中頓時一沉。
將禁衛交還到小皇帝手中,這件事在那日安門城頭,雙方協商之後就已經有了定論。
但陳平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小皇帝居然真敢把北軍換下去!
在陳平原來的猜想中,小皇帝頂多是讓身為衛尉的蟲達,去搶一搶郎中令的權力,試圖掌控北軍的部分兵權。
但陳平對此,原本是並不看好的。
蓋因為從本職工作的角度來講,衛尉的職權根本不是保護皇帝。
——衛尉,所衛者,長安兩宮也。
什麼意思?
就是說,衛尉的本職工作,是保衛未央、長樂兩宮;至於皇帝的貼身護衛工作,那是郎中令的事。
雖然說,由於皇帝大多數時間都在皇宮內,衛尉和郎中令的職權有些重疊;但實際上非常好理解——原則上,衛尉只負責未央、長樂兩宮的安危,並不管皇帝的安危。
不嚴謹的說,如果有人能在不進入未央宮的前提下,將皇帝擄走,那這件事,衛尉是不用擔責的——賊人又沒進未央宮,衛尉並沒有瀆職!
這從皇帝出宮的時候,衛尉留守宮中,而郎中令率人隨行便可以看出。
小皇帝可倒好,借高廟之事,直接把郎中令給弄死!
緊接著,便以‘護高廟不力’為由,將北軍打發去搜捕匪盜——理論上,長安城的一切治安,還真就跟守衛城門的北軍脫不開干係。
朝堂的水也自此被徹底攪渾,小皇帝在混亂中到處摸魚,簡直玩的不亦樂乎!
不出意外的話,郎中令的人選,小皇帝應該也有了安排;對此,陳平卻根本無力去阻止了。
——要知道上一任郎中令:曹巖,其官方檔案中,白紙黑字記錄著的舉薦人,正是陳平!
結果陳平前腳舉薦的郎中令,後腳就在劉邦的高廟上插了一把劍!
哪怕劉弘真的將郎中令的任命權讓出來,陳平出於忌諱,也要裝作不知道這件事。
至於周勃和灌嬰,對此事更是插不了手——無論太尉還是大將軍,其職權終究是在兵權之上。
直到現在,陳平才發現,在關於朝堂的事上,周勃和灌嬰根本幫不上忙,只能陳平自己獨自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