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展會上看,電腦遊戲在產品數量和質量上,已經完全能夠和電視遊戲平分秋色了。
主機遊戲三巨頭索尼、EA和任天堂,他們的展位都足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
索尼在會場外面搭建起了一個“PlayStation城市”,陳列了好幾排PS主機和許多遊戲,用來吸引對E3感興趣但進不了會場的青少年――E3是禁止18歲以下人士進入的,收到了極佳的效果。
而EA做得更絕,為了突出他們在體育遊戲方面的絕對地位,他們甚至在展位上搭建了一個真的拳擊臺,約請了幾位輕量級拳手進行真槍實彈的表演,氣焰著實“囂張”。
不過呢,EA囂張也因為它有囂張的本錢。
去年全年EA卻以8.48億美元的電子遊戲收入成為全球電子娛樂業的NO.2,超過了任天堂和索尼。
僅次於銷售額高達14億美元的pokeni。
從這個角度來說,能夠靠著販售遊戲做到超過10億美元收入的pokeni才真的是個奇蹟。
不過呢,作為去年的遊戲銷量冠軍,pokeni的表現卻非常的低調。
這一次因為P社收購了世嘉,所以將世嘉和pokeni的場地給規劃到了一起。
不過呢,令人頗為意外的是——
這兩家公司的場地卻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大。
按理說你作為銷冠,主辦方肯定是不可能怠慢的才對,怎麼說也要給你規劃出一個大足球場出來,不然不足以彰顯Pokeni的風采。
主辦方原本也是這麼計劃的。
P社和世嘉兩個場地加起來相當於兩個壬天堂那麼大,可是最後被青智源給拒絕掉了。
青智源表示這一次E3電子展上面,他們需要展出的東西並不是很多,大概只用給個200到300平就夠用了。
事實上也正如青智源所說的那樣,P社這次在展區當中陳列的東西並不是很多,開始的體驗位置也比較有限。
主要是靠著小而精緻的場地佈置,再加上自己過硬的產品,還有高橋一馬請來的足夠亮眼的coser來吸引玩家。
……
3D遊戲是本屆展會的一個絕對熱點,簡直可以用“撲天蓋地”來形容。
個人電腦平臺在VOODOO II和英偉達GeForce的支援之下,表現要比PS等遊戲主機要出色得多,這都是拜個人電腦的開方架構所賜。
GeForce第二代產品是分為面向主流GeForce 2 MX系列、中高階的GeForce 2(GTS、PRO、Ti、Ultra)系列以及全球首款獨立移動圖形處理器GeForce 2 GO系列。
此時GeForce系列已經有基本完整的產品線雛形了,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
GeForce 2 GTS是GeForce第二代的首款產品。
和前代GeForce 256相比,額外增加了第二組TMU,核心頻率也大幅度增加至200Mhz,加上第二代硬體T&L引擎支援,遊戲效能比前輩更出色,GeForce 2 PRO、Ti和Ultra版本主要是在核心和視訊記憶體頻率方面做加法。
而GeForce 2 MX在原有架構上重新規劃渲染流水線和頻率,成為當時NVIDIA最主流的產品。
看起來挺不可思議的,但這就是事實,英偉達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快速的發展,尤其是GeForce256才剛推出了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再次推出了GeForce 2 MX系列,
主要是歸功於GeForce確實賣得很好,加上pokeni的大力資助下,英偉達幾乎沒有任何資金上面的壓力。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英偉達的老闆黃仁勳的開發理念。
在業界當中已經有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摩爾創立的“摩爾定律”:
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效能提升一倍。
而在這個基礎上,黃仁勳提出了【黃氏定律】:英偉達的核心戰略就是產品每6個月升級一次,功能翻一番。
與“摩爾定律”相比,“黃氏定律”的技術更新速度快了3倍。
關鍵是老黃這個人吹出去的牛皮還真的實現了:英偉達在今年年初推出更高效能的GPU,逐漸擊敗了眾多競爭對手,成為視覺計算領域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