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智源請巖田聰來公司擔任管理,未來的CEO,並不是要徹底放權,在這之後他依然會保留董事長的職位,同時也是公司的最高決策者。
而巖田聰作為公司的日常管理者,公司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存在,相當於是總經理。
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總經理。
這樣一來,青智源就能從繁瑣的事務和管理日常當中解脫出來,交給巖田聰來做,他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公司大方向,大戰略的制定以及重要的專案運作當中去。
青智源相信他們未來的合作會非常愉快的。
……
1998年5月,在青智源邀請巖田聰吃飯一個月之後,霓虹依然沒能走出亞洲金融危機陰霾。
日元大幅度貶值,已經突破了130點的大關,無數人的內心當中都是一陣悲鳴。
這意味著多少人的尤其是做進出口生意的企業,以及實體企業的財富都在大幅度的縮水。
而霓虹遊戲行業當中幾大家掌舵人在風雨飄搖之中都有了引退之心,繼承人懸而未決,成為無數人心頭最擔心的定時炸彈。
也說不上是不是定時炸彈,公司未來的走向會不會變得更加糟糕,亦或是變得更好現在都是個未知數。
只能說不論是壬天堂、世嘉還是索尼,在敲定接班人之前,都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未來就是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開出來的是什麼。
率先公佈答案的,是索尼集團。
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是——
大賀典雄社長在臨退役之前,做出了一個非常大膽卻又具有魄力的決定,他直接越過14名前輩董事,將出井伸之從最末席的常務董事,任命為索尼的新任總裁。
大賀典雄社長將保留董事長職位,然後將CEO交給出井伸之。
雖然還保留著董事長一職,可以行使最高決策權和人事任免權,但是如果沒有特別大的爭議或者超出出井伸之能力範圍內的決定,大賀典雄大機率會做個甩手掌櫃,將公司權力交給出井伸之。
不過,對於董事會是這樣的,雖然出井伸之是CEO,也是執行長,但是這個CEO當中最重要的是【執行】這個詞。
平時做決定的時候,出井伸之基本上也不會受到什麼阻礙,但是遇到重大問題,就得透過董事會會議決策才行。
比如說在前世的時候,出井伸之也是在大賀典雄之後擔任索尼集團CEO,他曾經提出過一個瘋狂的設想——
收購米國的蘋果公司。
當時蘋果還沒有發展壯大,出井伸之收購蘋果的原因也很簡單,在他看來蘋果具有做電子產品的潛能,如果將它收購的話,或許能推出下一代的數位電子裝置。
出井看好蘋果的PC技術專利權和索尼硬體結合起來的廣闊前景,於是提議收購尚處於困境中、市值大跌的蘋果公司。
只是因為想法太過前衛,加上出井根基不穩,收購的提議很快被否。
從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來,出井伸之雖然是索尼的CEO,不過權力並沒有像壬天堂山內溥的一言堂那樣那麼大,哪怕是想要做改革,做併購……
很多的大型決策,依然是要透過董事會來決定的,所以哪怕當時出井伸之提出來的提案在未來看起來多麼的有前瞻性和創造性,不過董事會沒有透過就只能被否決掉。
如果當年透過了收購案的話,說不定未來的索尼和未來的蘋果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
前世的時候,出井伸之的任命時間發生得更早一些,是在1995年就成為的CEO。
這一世當中,大賀典雄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不錯,一直到今年68歲的高齡才開始放手。
不過放手也沒有那麼徹底,只是將常任管理權交給了新任的CEO出井伸之,自己保留董事長的職務。
這樣做有幾個方面的考量。
第一是出井伸之的根基不夠穩,從末位董事直接提拔成為集團總CEO肯定是會受到一定的爭議的,在北米那邊的總裁米基·舒爾霍夫肯定第一個就不服。
為了能夠鎮住場子,讓出井伸之順利接手,度過最開始的這段時間,大賀典雄還必須得繼續擔任董事長,直到出井伸之能夠完全掌控局面,他才會將董事長的職位轉交給出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