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攜手春遊江城總共有八所中學參加,經過第一輪比試後,將有四所中學勝出,獲得上山的權利,接下來,他們還要連續打敗兩所中學,才能真正登頂。
下一個路口,桃花林,一中遇上了宿敵八中,之所以說宿敵,是因為前三次中就有兩次在第一個關卡上遇到八中的人,並被對方打得落花流水,現在,他們來複仇了。
八中的人看到江離的存在,頓時心頭一凜,僅有的一絲僥倖也灰飛煙滅。
八中學生會會長腦筋急轉,很快意識到,取勝的方法唯有一個,拿下前兩場比賽,因為第三場現場演唱有江離的存在根本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人們萬萬沒想到,江離竟然主動要求在第一場音樂基礎知識比試中出戰。
其實從去年五六月開始,江離就已經在自學音樂理論和知識,後來,隨著音樂殿堂的作用,他的精神力不斷增強,學習速度也一日千里,又經過這段時間的惡補,他不禁有些心癢,躍躍欲試,想看一下現在的水平到底如何。
八中經過慎重考慮,決定讓高三年級音樂科的佼佼者,素有音樂才子之稱的劉白出戰對付江離,這是很高的規格,顯見對他頗為重視和忌憚。
“我國的八音分類法是哪八音?”劉白一上來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江離不假思索地道,這種死記硬背的知識他現在看一遍就記住了。
江離旋即根據對方的問題提問道:“匏類的主要樂器有哪兩個?”
“笙……呃,還有,竽!”劉白滿頭大汗,一緊張差點忘記了,他接著便不服氣地問道,“革類樂器的代表是什麼?”
江離微微一笑,竟是吟誦道:“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眾人皆驚,沒想到江離竟然用屈原《九歌?東皇太一》中的詩句巧妙地回答了劉白的問題,革類樂器的代表正是鼓!這可比鄭曉華那驢頭不對馬嘴的吟詩好一百倍,頓時博得一陣掌聲和喝彩。
劉白的臉色不太好看,就聽江離接著問道:“竽最初有多少管?”
劉白遲疑了一下,然後道:“三十六。”
八中的人鬆了一口氣,幸好沒記錯,劉白這時候眼珠一轉,靈機一動,問了一個比較有難度的專業題目。
“請問將純四度音程的下方音重升後,應為多少?”
江離沒有多想便道出答案,他現在可不是以前那個對樂理一竅不通的小白了。
然後他又一次根據對方的問題提了一個相似的問題道:“請問將減七和絃的根音降低增一度後,應為多少?”
“呃……”劉白有點蒙,不確定地說了一個答案後立馬被音樂老師否定了,落敗而歸。
江離走回人群中,鬆開了手,能感到手心上沁出了些許汗珠,這不是因為緊張,而是激動,因為他也可以這麼自信準確地回答音樂問題了,這在上一世簡直是不敢想象的。
在第一場兩邊其餘學生代表互有勝負打成平手的情況下,江離的勝利有著一錘定音的效果,第一場比試塵埃落定,一中勝!
第二場演奏樂器比試開始,張娜拉再次以一場精彩的大提琴表演為一中奪得勝利,沒有進行到第三場就將八中打敗,簡直可以說是落花流水,讓一中眾人揚眉吐氣,歡欣鼓舞,大感快慰。
就這樣,一中連勝兩個中學後,再次踏上旅途,只剩最後一個對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