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979章 勝敗 (2 / 2)

兩天後,陳琳、劉詢率軍趕到。兩軍合力攻城。

三天後,常遇春率軍從睢陽殺到,範方率軍從長平殺到,兩支援軍從東、西方向急速殺進,意圖合圍袁譚。

袁譚自知中計,飛速撤軍。這時城內的李靖率軍殺出,把袁譚的軍隊死死拖住。陳琳勸告袁譚先走,自己率軍斷後。袁譚帶著近萬人馬,慌不擇路,狂奔汝南平輿城。

陳琳、劉詢和一萬多將士被北疆軍合圍。三天後,陳琳在許靖、何夔等人的勸說下,率軍投降。

四月底,李靖率軍向汝南推進,猛攻平輿。就在這時,從南陽戰場上傳來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北疆軍戰敗,田豫、李宣率軍迅速撤回魯陽,請李靖速速分兵支援。

………………

兵敗南陽的訊息讓李翊有些吃驚。

田豫率軍攻克西鄂後,屯兵夕陽聚,猛攻宛城,但他一直未能拿下距離西鄂城只有十里的博望小城,導致大軍遲遲不敢傾盡全力發動正面進攻。

荊州援軍越來越多,而武關方向的麴義、呂虔卻攻擊不力,在丹水一線裹足不前。田豫得不到麴義的支援,迅速陷入困境。兵力上的劣勢讓他不得不放棄進攻,轉而後撤西鄂,全力攻打博望,以形成對峙之勢牽制荊州軍,阻止荊州軍支援豫州戰場。

堅守於博望小城的是張繡,他以兩千人的兵力拖住了潘璋的八千大軍。

西鄂城和博望城之間隔著一條淯水河,正是這條河葬送了潘璋的大軍。

四月下旬,袁熙、韓荀突然主動出擊,猛攻西鄂,而蒯良、文聘則於當日深夜率軍沿著淯水河東岸急速推進,切斷了潘璋的退路,燒掉了淯水河上的浮轎,包圍了潘璋。

叛軍裡應外合,以優勢兵力發動了圍殲。八千將士全軍覆沒,只有主將潘璋仗著水性好,潛水逃走了。

田豫、李宣等人雖然全力援救,但前有袁熙的軍隊死纏爛打,後有淯水河為阻,徒呼奈何。

現在田豫已率軍退守魯陽,李宣退守昆陽,荊州軍則全力攻打魯陽,試圖殺進穎川境內,救援袁譚。

李靖匆匆掃了一眼戰報,問道:“李靖拒絕分兵回援?”

“對,他建議急調洛陽李光弼的大軍南下支援魯陽,幫助田豫守住穎川。”徐庶說道,“另外,他希望朝廷能督促王當儘快突破丹水一線。只要王當取得突破,威脅宛城,則魯陽之危自解。”

………………

五月上旬,在北疆軍連續攻擊下,平輿城岌岌可危,城內軍心渙散。

尤為可怕的,平輿是許閥的根基之地,而許閥和袁閥之間一直仇怨頗深。最近袁譚又公開抓捕許靖,更是激怒了很多許閥士人,平輿城隨時都有叛亂的危險。

袁譚決定撤退。

北疆軍雖然攻打平輿,卻沒有包圍平輿,顯然是想逼迫袁譚棄城而逃。對李靖來說,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要想迅速佔據豫州全境,最好的辦法就是趕走袁譚,而不是和袁譚在平輿城打個你死我活。

平輿城的東、南兩道城門都可以撤退,往南撤不是到荊州就是到揚州,袁譚只能寄人籬下,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而往東撤是沛國,可以把北疆軍吸引到徐州邊境,迫使曹操和自己攜手進退,這樣或許還有一線機會守住一國半郡,苟延殘喘。

五月初七凌晨,袁譚率軍倉惶而撤,趕往汝陰城,做出了南下揚州之勢。

李靖知道大勢已定,進城後,請許靖暫代汝南太守一職,安撫各城。自己和常遇春、張定邊等人一起,領四萬大軍隨後追擊。

五月初九,大軍趕到汝陰城。斥候稟報,袁譚大軍渡過了穎水河,正在往沛國方向奔逃。

李靖稍加考慮後,即刻飛鴿傳書關羽:“我已擊敗袁譚,攻佔了汝南、陳、梁三個郡國,現正在向沛國急進。不出意外的話,十天之內,我們可以會合於彭城,共擊曹操,乘勢一鼓而下,把叛軍趕到淮河以南。”

張定邊很吃驚的問道:“將軍要打徐州?”

“這是打徐州最好的戰機了。”李靖指著地圖興奮的說道,“徐州東面是大海,西面是沛國,只要攻佔了沛國,徐州左翼防線就全部暴露。此刻曹操的大軍一部分正在彭城、郯城一線阻擊雲長和文長,一部分正在合肥、壽春一線防止江東趁火打劫,而徐州中部的下邳國幾乎沒什麼兵力,形同虛設。我們只要一鼓作氣殺到下邳,切斷曹操的退路,叛軍必然全線後撤,徐州則唾手可得。”

常遇春臉色微變,說道:“藥師,你這樣的決定,得到主公的同意了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