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召喚之三國霸業> 第0573章 土地問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573章 土地問題 (2 / 2)

名田制漸至名存實亡,加之後來國家不再以軍功授田宅而開始以金銀實物為賞賜,名田制終至消亡。

土地兼併最終敗亡了名田制。

王莽篡奪帝位之後,曾實行了一系列新政。在土地制度上,他推行了“王田制”。

王莽和其追隨者認為,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是土地兼併的根源,他們對此有著非常時刻而正確的認識。王莽所推行的王田制,正是以抑制土地兼併為主要目的。

王田制的主要內容是將土地收歸朝廷、禁止私人買賣土地,將男丁不過八口的家戶所佔土地限制在一“井”(九百畝)之內,超過部分分與鄉鄰宗族,無地農戶可按一夫一婦受田百畝標準由朝廷授予土地。

但為何這樣一個能從根源上解決土地兼併問題地改制方案最終失敗了呢?導致王田制失敗的原因,正是因為禁止土地買賣。

王田制僅實行三年即被廢除。

今天河北三州二都護府實行的是屯田制。

屯田制最早開始於漢武帝,分為軍屯和民屯。軍屯是指組織軍隊開墾荒田以給軍糧,民屯是指招徠流民耕種屯田為軍隊或朝廷提供糧食。

屯田為國家所有,士卒和農夫耕種時要上繳朝廷和軍隊一定數量的佃租,留下的餘糧歸自己,且屯田兵客不得隨意離開,否則罪及妻子。

屯田制給軍隊和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軍糧給養,也使一些無地農民能夠依靠屯田餬口,有助於安撫百姓穩定人心。

但屯田制隨著屯田的成功和屯田區常年的穩定,諸多弊病越來越嚴重,比如已經屯田將近十年的幽州和幷州,以及屯田五年的遼東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這些地方都已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土地制度的改制勢在必行。

三月中旬,經過兩個多月的辯論後,河北諸府大吏在總結了歷史上各種土地制度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後,最終提出了“計口授田制”。

計口授田制就是按戶籍計口授田。這個田是指朝廷所有的大量無主土地和荒地,朝廷把這些田地的使用權按人口分授給所有的人。

此制堅決承認土地私有,所有門閥世族富豪的田產宅院還是他們的,保護他們地土地權益。同時,他們也參加授田。

計口授田制既包括國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既能讓各個階層的百姓受益,又能保護門閥權貴們的利益。

此制在肯定了土地所有權和佔有權的基礎上,可以讓貧窮的農民迅速擺脫了門閥豪族的控制,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賦稅收入。

但李翊知道,這個事情依然是治標而不能治本,如果不能將門閥世族豪強們的注意力轉移,最終這個“計口授田制”依然不能維持多少時間,就會陷入癱瘓。這是後世的唐朝的經歷已經證明了的。

想要保證自耕農的土地不被門閥世族豪強們奪走,只有讓這些人看到更有錢途的行道。而想要實現這個目的,那就只有工業和商業。

然而,在這東漢末年,工業和商業都是賤業,士農工商,工業和商業是比農業都還不如的行業,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社會地位比起農民都還不如。

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之下,想要發展工商業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如果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提高工商的社會地位,肯定會招致大多數人的反對,甚至一些自己人都會反對他。畢竟,現在他手下的文臣,大部分都是士人出身。要是李翊要動他們的根基,哪怕是自己人,恐怕也要跟他急。

李翊對此很頭疼。

不過李翊很快發現,需要他頭疼的可不僅僅是這些事情。

“臣等參見主公(大將軍)!”鍾繇和孔融聯袂而至,將李翊堵在了大將軍府的門口。

“這是……又出啥事了?”李翊的頭皮有些發麻,最近他最不待見的就是鍾繇、孔融這幫人。

這幫傢伙是管內政的,一照面不是要錢,就是拿出一大疊文牘給自己看。李翊很無奈,哥是特種兵,不是特別秘書,既不能變出錢來,也沒法把那些繁瑣的事務理得井井有條。挖空心思找了這麼多幕僚,不就是為了不被這些事煩死嗎?

孔融就扭頭看了看鐘繇,鍾繇無奈,只好開口道:“主公,您之前提出為了保質保量的為軍隊和民間提供各種器械,要建立兵器司。可具體的章程呢?何人主事?從哪裡招募工匠?標準如何設定?”(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