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看到鍾繇他們頭疼,豈不知後者的頭比他疼多了。
自從前年冬天開始,北疆的軍隊開始了正常化。數以百萬計的屯田兵被就地解散,轉入民屯。而正規軍隊的數量也基本確定了下來。
為了確保這六十來萬大軍有著強大的戰鬥力,李翊決定在未來的三年時間裡面,全面為大軍換裝。
然而,在剛剛過去的193年,因為朝廷中各種問題,軍隊換裝的工作基本上陷入了癱瘓之中,大家忙著搞政治鬥爭呢,哪有心思來考慮軍隊換裝的事情?
年底的時候,李翊徹底掌握了薊城朝廷,這個事情才重新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他決定,從今年起,河北在休養生息的同時,主要工作就是為軍隊換裝。
為此,李翊花了一大筆功績點,從召喚系統兌換了一系列領先時代上百年的軍事裝備技術,打算將這些東西製造出來,用於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李翊之前提出了士農工商的理念,準備提高工匠的地位,引入規範化管理,並且拋棄原來的小作坊模式。負責內政的鐘繇等人聽得連連讚許,深以為然。
可是,李翊提出的規範、流程很多,具體做法卻一概沒有。不說別的,單說標準化生產,工匠的培養模式,還有種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鍾繇等人無不兩眼一抹黑。他擅長處理內政,能將諸多繁瑣細碎的事務梳理得井井有條,可他畢竟沒學過後世的工業管理學,一時間哪裡能滿足李翊的需要?
前段時間,朝廷上下都在為了“計口授田制”而辯論,鍾繇自己也是如此,沒有把心思放在這個事情上。現在田制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他自然得重新拿起這個事情了。
鍾繇當了出頭鳥,其他人自然也放開了膽子,只見糜竺苦著臉說道:“主公,您說的厘金也有些麻煩。有大將軍府提供保護,商人們對繳納商稅倒是沒有牴觸,可問題是,這稅該如何收取呢?武皇帝鑄五銖錢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民間流通的貨幣種類極多,一視同仁固然不妥,區別使用的話,如何判斷價值也是莫衷一是,很多商人更願意採用貨物相易的方式。而不同的貨物,在不同地域的價值也不一樣……”
“再加上主公您給不同商品設定的不同稅率,這收起稅來,要計算的東西簡直是太多了。”
李翊被這群人搞得很是頭大,鬱悶的說道:“上次開會不是說了嗎?河北要逐步統一貨幣嘛……”
一句話還沒說完,國淵也訴起苦來:“主公,您說統一貨幣的問題,也是牽涉甚多啊!首先就是金、銀存量的問題,這些東西的庫存太少了,根本就不足以鑄造出足夠的金幣、銀幣。何況,要鑄造這麼多的金銀錢幣,需要的人工也是相當大的,如今冀州百廢待興,到處都在缺人,哪裡分得出足夠的人手呢?”
李翊的臉也變得滿是悽苦了。
做主公難,做想做點事的主公更難。要休養生息,當然不能只是存糧,要做到真正的百廢俱興,把今後的制度搞出個框架和雛形來才好。
想保證參與者得利的規則,幾個基本的法規是要確定下來的,比如:工業的專利問題,商業稅的問題,還有股權之類的概念,等等。
李翊不打算建立多健全的制度,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東西都得有才行。
本以為這些雛形的政策很簡單,可一落實下去,就問題多多了。諸如想要完善商稅制度,就得先統一貨幣;想要統一貨幣,就得有大量的貴金屬儲備;對此李翊雖然也有相關的思路,但他這個思路又設計到了海軍建設和造船的問題。
這些問題說起來簡單,但涉及的層面太多,繞來繞去,不但把鍾繇等內政長才給繞迷糊了,連李翊自己也是暈頭轉向。
“好吧,咱們一個一個說……”李翊依依不捨的望了一眼薊城,帶著一群屬下繼續開會去了。
………………
李翊沒打算把火藥大量應用,也沒有製造蒸汽機的打算,所以,河北的裝備技術並未進入熱兵器時代。
但是,不得不說,有了李翊透過召喚系統兌換的各種技術,河北的兵器技術,是領先於時代的。
不過,想要製造出精良的兵器,僅僅靠技術領先卻是不行的。裝備的好壞,精工打造才是根本。材料自然要用足,打造的時候,也是千錘百煉,而不是用火燒軟後,隨便砸幾錘子就成型了。
精工細作,材料、人工方面的花費自然很高。就算是李氏商會的收入驚人,北疆軍依然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