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視之,正是晁補之,急忙向他使眼色,讓他不要插嘴,以防引火燒身。
反觀晁補之彷彿沒看見景帝的暗示似得,自顧自的說道:“啟稟太后,陛下,臣以為陛下早就有削藩之意,今楚王劉戊確實有錯,但不應用聖旨和律法將其賜死。”
“哦?為何?”景帝問道,竇太后也沒說話就這麼靜靜的聽著。
“按律除國,聖旨賜死楚王,但諸侯王不會這麼想,因為他們會感覺這是陛下要動手的先兆。”晁補之說道。
黃生插嘴說道:“可楚王確實是犯了法,他們堵不住天下人之口的。”
“哈哈,黃生你可真是太天真了,難不成讀《老子》都讀傻了?”晁補之笑罵道:“那些諸侯王們會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黃生雖然被罵,但是十分的開心,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果然聽到貶低《老子》的話語,景帝臉色一變,誰不知道竇太后一直以來都推崇黃老之道,對於《老子》更是奉若神明,如同金科玉律一般。
要知道後來景帝死後,劉徹登基,他十分崇尚儒家的學說(主要是方便愚民,其實劉徹行的外儒內法),就透過賢良方正的科目招納賢士。
趙綰、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學而做官,達到公卿的高位。
他們想要建議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為朝會諸侯的地方。
??他們所草擬的天子出巡、封禪和改換曆法服色制度的計劃尚未完成,正趕上竇太后還在推崇信奉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不喜歡儒術,於是派人私下裡察訪趙綰等人所幹的非法謀利之類的事情,傳訊審查趙綰、王臧,趙綰、王臧自殺,??他們所建議興辦的那些事情也就廢止了。
為了一個學術的爭端,竇太后就能殺了兩位位列公卿的高官,所以晁補之在她的面前敢誹謗《老子》,下場恐怕有些慘!
於是竇太后冷笑一聲說道:“晁郎中以為《老子》是什麼書?”
晁補之心中一凜,看了一眼臉有喜色的黃生,心中頗有些好笑,他的手段也太卑劣了些,不過還是說道:“太后,臣以為《老子》一書以辯證意義之上的‘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稱之為萬書之尊、萬經之王也不為過。”
要知道歷史之上轅固生和黃生爭論贏了之後,竇太后也曾問過他這個問題。
當時轅固生說:“這不過是普通人的言論罷了。”
竇太后惱怒道:“它怎麼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詩書呢!”
於是讓轅固入獸圈刺殺野豬。景帝知道太后發怒了而轅固直言並無罪過,就給予他鋒利的兵器。
誰知曉轅固生這哥們不是後世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有那麼兩下子,他下到獸圈內去刺殺野豬,正中其心,一刺,野豬便應手倒地。
太后無語,沒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罷。
晁補之當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所以才有了這麼一番高階的評價。
這馬屁拍到點上了,沒看竇太后的臉色都緩和了許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