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浩的鼎力支援下,拓跋燾力排眾議果斷北伐。
而他的北討之路也十分的順利,驚慌的柔然部落再次被打散,另一遊牧部落高車更是夥同魏軍趁火打劫。
魏軍追殺柔然一直到涿邪山,諸將卻害怕補給不足,柔然反撲,紛紛勸諫拓跋燾回師。
隨軍的“國師”寇謙之以出兵時崔浩的言論勸諫拓跋燾說:“柔然夏季習慣分散,沒有大批軍隊可以戰鬥,此番定然可以大獲全勝,但是隻怕諸將不肯冒險深入”。
然而拓跋燾沒有聽從,而是選擇了班師。
十月,抵達首都平城,魏軍此次收穫之豐,達到了舉國的馬牛羊及氈皮為之價賤的地步。
在回到平城後不久,拓跋燾卻從俘虜的口中聽到了讓他後悔不已的訊息:“柔然紇升蓋可汗憤恨而死,在涿邪山的餘眾部落四散,竄伏山谷,雜畜布野,無人收視。若是追擊的魏軍再前行兩日,則柔然將被徹底滅亡。”
屢次三分被崔浩言中,拓跋燾終於意識到了崔浩的厲害,於是進崔浩為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並且親自下詔於諸尚書說:“凡軍國大計,汝曹所不能決者,皆當諮浩,然後施行。”】
【平定柔然後不久,劉宋突然派來了使者,要求收回劉裕當初佔領卻又被北魏奪去的土地。
這種交涉其實是不可能成功的,畢竟誰會把吃進肚子裡的肥肉吐出來?
所以,這不過是劉宋皇帝劉義隆先禮後兵的招數。
果然,北魏延和二年(公元430年)三月,劉義隆在做足外交禮數後,趁著春夏水漲下詔北伐!】
【來對來勢洶洶的宋軍,魏軍開始渡河而北,放棄河南卻開始渡河向北,戰略放棄了河南。
只到七月,宋軍就完成了既定目標,佔領了西起潼關,東達碻磝的全部地區。
宋軍從上到下都沒想到北伐竟然會如此順利,北魏幾乎都沒有做出什麼像樣的抵抗,因此宋軍上下一片歡騰,只有王仲德擔憂入冬黃河冰封之後魏軍會南下。】
【而北魏方面,即使拓跋燾一開始定下了冬天反攻的計劃,也差點被打破,因為從河南撤回的諸將紛紛力求先行發兵,直接與宋軍開戰。
最後又是崔浩阻止了這個提議,他向拓跋燾分析道:“朝廷西北的軍隊在攻統萬、徵柔然時,立下大功,南方諸將眼紅,因此希望發兵南下抄掠。可是如今時值盛夏,我軍定然水土不服,應當以原計劃執行,待冬天後方可發兵南下。”
正是在崔浩的力勸下,拓跋燾下令河南駐軍渡河而北。
然而崔浩勸得了一次,卻還是勸不住第二次。
河南諸將返回河北後,再次上書,希望用在魏的東晉宗室司馬楚之等人為名號,招誘南朝國內的民眾,同時悉發幽州以南的所有軍隊,大造舟船,準備渡河。
崔浩再次勸到:“諸將這是希望以聲勢張威,儘快奪回河南,但是若以復晉為名,則劉義隆在恐懼之下,定然全力與我國開戰,這樣不僅不能迅速奪回河南,反而會擴大戰爭規模。”
可是公卿皆認為河南諸守將的提議可行,拓跋燾難為眾議,於是下詔:“冀、定、相三州造船三千艘,簡幽州以南戍兵集河上以備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