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3年十一月,桓玄威逼晉安帝禪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
桓玄當了皇帝后,就要求自己一定要當一個親民、仁慈的明君。
因此他下令,從今往後,他都要到華林園主持案件的審理工作,親自審理案件。他為了讓人家說他寬大,不管罪犯的罪有多重,他都是紅筆一揮釋放!
這些罪犯開始知道皇帝要親自審理時,都怕得要命,哪知原來殺人越貨全是白乾的,一點不用怕。
很多人知道他的這個特點之後,常常在半路上攔住御駕,向他叫窮叫苦,也往往能得到些錢財,又可以上賭場博一博了。
桓玄以為這樣一來,全國黎民百姓就會擁護他了,他就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了"。】
“.”
“臥槽,還有這麼當皇帝的???”
“要是這麼簡單就能成為‘明君’,那明君會不會太不值錢了。”
“笑死我了,這傢伙腦子不大對勁兒吧?!”
【桓玄是個才子,寫得一手好文章,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壞就壞在,他性情很苛刻,又愛賣弄才幹,什麼事都要插上一腳,表現一下自己的水平。
人家送過來的奏章,他不看內容只看文字,如果發現一個錯字或者某個地方表述不清楚,當場就興奮起來,提筆就改,一直改到自己高興為止。
有一次,尚書省的檔案中誤把"春搜"寫成"春菟",他一看就突然火爆起來,下令嚴格查處,最後,左丞王納以下、凡是經手簽過字的人都受到行政處分,有的人被降職,有的還被他貶回老家。
而且這傢伙後來越來越變本加厲,總覺得別人做事都不細心,於是乾脆自己安排宮廷的值守人員。
有時他還直接向基層下達詔書,搞得全體員工的腦袋都暈乎乎的。大家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應付他的詔書,居然還得加班加點,工作效率越來越低,等待處理的檔案堆積如山。
桓玄還有個愛好,就是大興土木。本來,這幾年群體事件發生的次數已經很多了,又加上天災,大家的生活已經很苦了。可他仍重新修建宮殿,工程規模很大,而要求的時間很短,使得恨他的人越來越多。
而劉裕,就是其中之一。】
“哦原來是個白面書生,難怪了。”
“一無是處是書生,說的就是這種人吧?”
“我華夏曆史,有李靖、郭子儀、文天祥這種文武兼備,國士無雙的讀書人;但也有屁事不懂,只會瞎指揮的桓玄、趙佶之流。”
【劉裕本身乃是一員虎將,佔領京口之後,面對複雜的政務工作顯得有些力所不能及,長時間陷在其中,自然沒有時間思考如何應對來自建康內桓玄的威脅。
於是,劉裕急需要一個主簿替他打理一切繁雜的政務瑣事,他才好制定如何抵禦桓玄的策略。
這時候,一句影響劉裕和劉穆之一生的一句話,從何無忌處脫口而出:“無過劉道民。”
然後,劉裕連夜召見了劉穆之,兩人相見恨晚,自此互相成就,成為了歷史上的最佳拍檔之一。
劉穆之博才多學,對於政務經驗豐富,大多數急事在他手下都井井有條,再加上劉穆之多謀善斷,劉裕許多大事基本都由劉穆之拍板,自此,劉裕在京口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