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多草木,四季青翠如常,因諸峰環峙,狀如城郭而得名,平日裡諸多遊人皆喜歡遊山玩水,縱情肆意之間可觀一等宗門龍門派之一二,常有其弟子于山澗林中練劍鬥法,往往會引得眾人於旁觀看叫好,好在龍門派下均嚴守戒律,才沒有驅趕這些煩擾至極的遊人來。
今日龍門派上下幾乎傾巢而出去迎遠道而來的龍虎山眾,是而山林俱是一片清幽靜謐的景象,不時有三五遊人往來其間,驚起鳥雀乍翅忽飛。
“往日總有道士在此練劍,一招一式極為精彩。”一書生撿起一根樹枝像模像樣的往前一戳,正中身前同伴的腰窩,引起好一番胡鬧。
“好了,好了,山道溼滑,還是注意些為好。”其中有人阻止道。
這時側嶺的方向傳來一聲巨響,眾人被震得左搖右晃,差點兒就摔下山坡去,不由驚叫道:“什…什麼動靜?這是怎麼了?”
“快看天上!”
眾人聞聲看去,只見側嶺那面的天空立了兩道身影,一黃一青,均腳踏飛劍,瀟灑如仙。
“哈哈,白毛小兒,看師兄我這道法術如何,鼓風生虎!”杏黃道袍的虯髯老頭兒自然是不懂老道,只見他鼓起腮幫子,將嘴唇用右手食指及拇指捏開撮起,左手向上託在嘴邊向著前方吹出了一口氣來,一隻半虛半實的老虎自小變大,最後變為八丈高低立在兩人之間,空洞的虎目如同無底深淵凝視著前方那道渺小的身影,仰天發出一道無聲的長嘯,朝著前方猛撲了過去。
見風虎撲來,被稱作“白毛小兒”但其實只有鬢角一縷白髮,身穿青衫道袍的不通道人手拿亂水木劍,指天一語,道:“老虎淋溼了就跑不動了,看我喝雲成雨!”劍尖指處,剛好有一朵流雲飄過,瞬間真有大雨傾盆,淋在那隻風虎身上,那風虎動作果真如同沾了溼泥一般,行動緩慢,連身形也在越變越小。
“哈哈,你以為師兄我的風虎就這般不濟?要知道行雲祈雨的本事師兄尚在你之上,豈能沒有防備?”
話音未落,那風虎果然又起變化,雖然身形越變越小然而同時也越來越凝實,然後自背上生出一雙羽翅來。終於,一隻添翼風虎展翅飛出那片雨雲,在半空兜了一圈後換了個方向再次撲向不通道人。
不通道人眉頭一皺,自懷中取出一張黃色符紙往空中一扔,那符紙迎風見長,變成一條黃金繩索迎向風虎。
“不好!師弟你從何處學來的這‘捆仙鎖’之術?”不懂老道大吃一驚,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風虎被捆了個結結實實。
不通道人一曬,說道:“師兄你善能召龍喚虎,作為你的師弟自然要留一手!此符雖只用的黃符,可照樣剋制你的龍虎之術,如此你本事被我斷了大半,又該如何是好呢?”
符紙在上古之時因作用或因信仰和製造方法不同可分為黃,藍,粉,綠,紅,紫,黑七種,對承載法術的增幅依次增強。當然也有其他門派之按照五行制符,分作白,綠,黑,紅,黃五種,只不過這種五行符紙只看所施法術的五行屬性來選符紙,沒有什麼增幅效果罷了。
不懂老道眼神沉了下來,說道:“我龍虎山道法無數,我因百獸劍在手,便主修瞭如此奇術,想不到師弟你也學了那等仙術,若不是師兄我近來頓悟有所得,只怕還無法在你這裡討得了好去!”
風虎突然自空中消散,而捆仙鎖的符紙夜飄回了不通道人手中。
再看不懂老道,周身風繚霧繞,眼睛變成獸瞳,雙臂上風氣凝聚,隱約一雙虎爪模樣顯現出來。
“道門雖然請神大術有失,但老道我仍是從頓悟中有所斬獲,附靈術!”不懂老道大叫一聲,虯髯怒張,朝著不通道人撲去,瞬息而至,手屈如爪抓向不通道人。
不通道人驚駭不已,眼看虎爪抓來,沒來得及祭起“捆仙鎖”,只好將嘴一張,一粒豪光被吐了出來,晃晃悠悠迎向虎爪。
“轟”
半空中一陣波動,激起兩人衣袂飄飄,道袍鼓盪。
虎爪與豪光僵持中,兩人亦是滿頭大汗,本來眼看虎爪慢慢推進,兩人一對眼,均是苦笑不已,然後雙雙撤去各自功法。
險些又打出真火來。
“不如我們等那少年醒來再讓他決定?”不通道人提議道。
不懂老道捋了捋虯髯,贊同道:“就依師弟所言!”
兩人整理了一番衣衫,雙雙御起法劍朝著青城中飛去,留下一山羨慕的遊人。
守城的府軍對高來高去的兩人似是早就習以為常,見之也並不勸阻。畢竟對方是地級高手,而且還是他們道塔塔主之徒,哪怕只是記名弟子也足夠讓他們仰望和尊敬了。
只是不消片刻城中傳來兩人大吼:“徒兒!”
洛不易此時身在何處?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佔多,剩下的名山洞天則被其他勢力瓜分,比如青城山與蜀山,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一脈祖地,這蜀山亦是不凡,乃天下劍修聖地。
劍修在武道中為頂尖修者,也是武者中所佔人數最多的那一類,武道入門極易,而入武道者大多都是以一把鐵劍成名,看那鄉村裡舍三五歲小童也都會拎根樹枝比劃個“看劍”之類,浪跡江湖,遊歷天下,誰又能缺少得了一把鐵劍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