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搶走了她手上的剪紙,正色道:“朕給你說正經的,皇后,你真沒有意見?”
映芸攤攤手,道:“父慈子孝,臣妾能有什麼意見?永琪對臣妾孝敬,臣妾待永琪如親子,皇上想封就封,臣妾等著給永琪慶賀呢。”
皇帝凝眸看著她,這般大度的皇后,怎會在九州清晏縱火呢?
絕對不會。
曾幾何時,皇帝心裡也有過一絲懷疑的念頭,可與皇后多年的相處,他又馬上打消了疑慮。如連他的枕邊人都信不過,這天下,可真就是他孤家寡人一個了。
皇帝摟著她的胳膊,又溫柔了幾分,倏然將她推到在暖炕上,俯身欺下,輕吻著她的唇角,道:“能得皇后一人,朕覺得甚為滿足,明年,皇后給朕再生一個公主,就圓滿了。”
在生公主這件事情上,這些年他總是不遺餘力。
可是,上天註定的子女緣分,哪怕他是天之驕子,也無力改變吧。
房中的炭火燒得旺,溫暖如春的寢殿裡,兩人一味沉溺其中,有文化的人說是飽暖思**,田間地頭的人說老婆孩子熱炕頭,還真是一樣的道理,話糙理不糙。
這一年的除夕,宮宴改了慣例,特邀五阿哥一家入宮赴宴,在暢音閣擺了幾大桌子,又傳了南府的戲班子,比往年更為熱鬧。
本著與嬪妃們同樂的宗旨,太后特許,一宮主位可以點一出喜歡的戲,圖個喜慶。
南府早前就呈了戲目給各宮,到了宮宴這日,便按單子排演。
臺子上,連番幾齣摺子戲,都可圈可點。酒過三巡後,戲臺上忽然唱腔一變,不知是誰點了出崑曲。
水磨調的嗓音,聽著悽悽厲厲的,與今夜的佳節不大相稱。廟街
太后臉上有些不悅,傳了祥芝嬤嬤,問道:“這唱的都是什麼?”
祥芝嬤嬤忙讓人取了曲目單子過來一看,道:“是一出《活捉三郎》。”
《活捉三郎》取自《水滸傳》中的節選,講的是宋江的外室閻惜姣與張文遠私通,宋江怒殺閻惜姣。閻惜姣死後心有不甘,鬼魂不甘寂寞,要勾三郎張文遠的魂魄到陰間與她玩樂。三郎不從,被閻惜嬌鬼魂活捉。
這出曲目,在民間甚為流行,但終登不上大雅之堂,故而宮中幾乎從未點過此劇。
太后側眸看了看她,又問:“是哪宮點的?”
祥芝嬤嬤道:“啟祥宮,忻嬪娘娘。”
忻嬪聽見被點名了,一臉錯愕,起身回道:“老佛爺,臣妾點的不是這出啊,臣妾點的分明是……是《四郎探母》……”
祥芝嬤嬤低聲說道:“老佛爺,會不會是南府搞錯了?”
太后惱怒地看了眼忻嬪,吩咐祥芝嬤嬤說:“去撤了這出,換個別的。”
“是。”
南府的人,倒也圓滑,迅速換了一出琵琶獨奏,將此事掩蓋過去,沒受什麼訓斥。
忻嬪還想爭辯,但今兒這節日裡,實在不便多說,心裡卻咕噥著,這分明是有人故意要她難堪,陷害她。
一頓宴席,吃得憋悶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