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芸仔細打量著三人,皆是來自外邦,尤其是巴特瑪最為顯眼,高聳的鼻樑,細膩白皙的臉龐,一雙藍瞳格外吸引人,嘴角微微一勾,就像是畫中的美人走了出來。
至於賽罕和塔娜,則平平無奇,與巴特瑪一比,這二人就是螢火之光。
映芸讓玉珀領著賽罕去了鹹福宮,巴特瑪和塔娜則安頓在了翊坤宮的東西偏殿。
巴特瑪的漢語說得很好,日常的交流都不是問題。據說是兆惠將軍特意請了漢人夫子教了她數月,真是煞費苦心了。
待幾人都混熟了,映芸時常邀巴特瑪一同用膳,特別命小膳房做了幾道回疆菜,一解她的思鄉之情。
豫貴人自從搬入永和宮後,總往翊坤宮跑,一天裡有大半天都是待在映芸這兒。
翊坤宮又是回疆人,又是蒙古人,一起玩樂,好不熱鬧,哪還記得皇帝交待的學什麼規矩可言。
春末夏交之際,紫禁城的熱浪初見端倪,待在寢殿內總感覺悶熱厲害,索性將膳桌擺在了院子裡。
滿人的氅衣將整個人都包裹得密不透風,巴特瑪皺著眉頭嘆道:“還是回族衣裳穿得舒服。”
豫貴人亦道:“我都來好幾年了,吃食尚且習慣了,這衣裳也穿不慣,不如我們蒙古衣裳利索。”
映芸笑了笑,道:“出了翊坤宮,你們都要守宮規,但在我的翊坤宮,特許你們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裳。”
豫貴人和巴特瑪等人都雙眸放光,欣喜地說道:“謝皇后娘娘。”139中文
秉承著民族大團結的初衷,映芸放任她們穿著民族特色的衣裳,再往翊坤宮院子裡一站,還真是獨樹一幟,眼前一亮。
其實,映芸也想穿漢服,精細的做工,穿著定然是飄飄欲仙的。
抱著這樣的心思,映芸籌備了兩天,命內務府送來了上好的絲綢,親手做了兩件漢服。
清初時就定下了宮規,后妃們一律穿戴滿人的服飾,這漢服就像是忌諱一樣,萬一被人瞧見了,按上一個反清復明的帽子,任誰也吃不消。
所以,映芸的這兩套衣裳藏在櫃子裡好幾天,才趁著一日黃昏時分,早早關了翊坤宮的大門,換上衣裳,與巴特瑪一起在院子裡學著回疆舞。
巴特瑪一身月牙白斜襟回服,頭戴著回帽,身姿輕盈一動,便散發了一陣陣淡淡的幽香。
映芸奇道:“你身上的香氣真的是與生俱來的?”
巴特瑪笑著說道:“這不是我身上的香氣,而是以十七種回疆的花草,製成了香胰,每日用它沐浴,自有一縷香氣在身。”
“原來是這樣,”映芸終於是解開了一個迷惑,使勁聞了聞,道:“這香氣還聽特別的。”
巴特瑪含笑說道:“皇后娘娘若是喜歡,我明兒送您一塊試試。”
映芸樂呵呵地說:“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巴特瑪瞧著映芸穿著飄逸的漢服,忽道:“皇后娘娘,我給您彈一曲,您舞一段兒,這衣裳舞起來一定好看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