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一輩子都完了,我可不想孩子長大了像我一樣沒文化。”施青青說。
“我們自己就是做輔導機構的,難道你看不出來那些都是別人用來給家長洗腦的話嗎?”
“正因為我是辦輔導機構的,我才知道上輔導班很重要,有很多學生在我們這裡提高了成績,這可是事實,要不然我們也招不到學生了。
等咱們孩子上了小學,我也讓他上咱們的輔導班,學好文化課。另外再學一門藝術,鋼琴、繪畫、書法,選一個學。現在這幾年正是開發智力的時候,要多學才行,把大腦開發好,上了小學就學什麼都很快了。
我還想過了,你不是會法語嗎,現在就應該教孩子學學法語,多學一門外語,以後長大了,就更有競爭力了。現在社會競爭太激烈了,不多學點東西,怎麼能行啊!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吳道覺得施青青已經無可救藥,又想到,她是吳亦生的親生母親,自己這個親生父親不過是掛名的而已,根本沒有必要去計較那麼多,他對施青青說:
“教育孩子的事,都按你說的辦就行。”
吳道還想說“孩子又不是我的,你是他親媽,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和我沒有關係。”但那樣的話太殘忍了,不僅是對施青青殘忍,更重要的是會傷害到吳亦生。最終他還是剋制住了內心的怒火,把話壓在了心裡。
吳道的睡眠原本就很差,時常會失眠,伴隨著夫妻矛盾的不斷加大,失眠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為了改善睡眠,吳道就經常一個人在小臥室睡覺。
在吳道和施青青之間,吳亦生原本就喜歡吳道更多一些,因為他在自己面前始終是一個和善的慈父的形象,從來不會發脾氣,也總是很有耐心。
上幼兒園之後,施青青每天都強迫吳亦生做各種事情,他更加害怕自己的母親,也就更加依賴吳道。
雖然各種親子班和特長班都是施青青帶著吳亦生去參加,但是接送孩子上下幼兒園的人都是吳道,幼兒園內需要家長參加的多數活動也是吳道參加。
吳亦生上幼兒園半年後,突然開始關心起衰老和死亡的話題。有一天吳道到幼兒園接吳亦生,吳亦生對他說:
“爸爸,每個人都會變老嗎?”
“是的。”吳道說。
“你和媽媽也會變老嗎?”
“是啊。”
“那時候,你們就變成爺爺、奶奶了嗎?”
“對啊。”
吳亦生突然哭了起來,說:
“可是我已經有爺爺、奶奶了啊,你和媽媽變成了爺爺、奶奶,我就沒有爸爸、媽媽了。”
“傻孩子,我們變老的時候,還是你的爸爸、媽媽。到那個時候你已經長成大人了,你會變成爸爸,還會有孩子,我們是那個孩子的爺爺、奶奶。”
聽了吳道的話,吳亦生這才不哭了。幾天後,吳道去接吳亦生的時候,吳亦生又對他說:
“爸爸,所有的小孩都會長大嗎?”
“是啊,每一個小孩都會長成大人。”吳道說。
“爸爸,我不想長大。”
“為什麼不想長大?”
“我不想死,人長大了,就要死了,我不想死。”
吳道覺得非常吃驚,一個孩子怎麼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他問吳亦生:
“你為什麼會說這種話,是老師和你說的,還是別的小朋友和你說的?”
“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做遊戲的時候,有的小朋友經常裝死,死了就不能動了,什麼都不知道了,我不想死。”
“那都是做遊戲啊,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