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和媽媽以後也會變老嗎?”
“是啊,每個人都會變老,前幾天我和你說過了啊。”
“老了,你們會死嗎?”
面對這個問題,吳道突然不知如何回答,如果說實話,對一個孩子而言,未免太殘酷了,便說:
“我們會一直陪著你的。”
吳亦生相信了吳道的話。然而又過了幾天,吳亦生放學的時候又對吳道說:
“爸爸,我不想死,也不想你和媽媽死。”
“你為什麼又說死的話?”
“老師給我們講故事的時候說了,爺爺、奶奶老了,以後會死,還說爸爸、媽媽會變老,我們以後也會變成爺爺、奶奶。我不想死,我也不想你和媽媽死。”
吳亦生說著,又哭了起來。吳道想起了死去的吳河和日漸衰老的吳陽、李梅,他突然覺得,人的確需要信仰,因為生老病死對於有意識、有情感的人來說,實在太過殘忍了。
思考過後,吳道決定對吳亦生說一個謊言:
“每個人都會變老,也都會死,爸爸、媽媽有一天也會死。你長大了,以後也會變老,也會死。等你死的時候,靈魂就會找到爸爸、媽媽,到那時候我們就會永遠在一起了。”
聽吳道如此說,吳亦生又變得高興了起來。後來吳亦生還是常常會說起死亡,但態度由消極害怕變成了積極樂觀。他對吳道說:
“爸爸,再過一百年,我們是不是就都死了?”
“是的。”吳道說。
“再過一百二十年,我們是不是也都死了?”
“是的。”
“幼兒園的老師是不是也都死了?”
“是的。”
“再過一千年、一萬年呢,所有人是不是都死了?”
“是。”
“小朋友也都死了嗎?”
“是的。”
“我們死了以後,都會飛到天上去嗎?”
“對。”
“我要是找不到你和媽媽,怎麼辦?”
“我和媽媽會來找你的。”
“找不著你們的時候,我就喊爸爸、媽媽,你們聽見就來找我了嗎?”
“對。”
吳亦生的話讓吳道不斷思考信仰的問題,曾經他認為自己的信仰就是文學,再後來變成了司百芳,如今他已很少再看文學作品,司百芳也早已嫁與他人,斷絕了訊息,他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有一多半是自己不喜歡甚至厭惡的。
這時,吳道猛然發現,自己曾經的夢想竟然一個都沒有完成,這幾年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未來也是毫無方向,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三十八歲,他的內心無比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