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春節,是結婚後施青青和吳道第一次回齊城縣,按照當地的禮數,他們兩個人必須一起把吳家所有親戚都走一遍。
初一那天,吳道和施青青就把本村的親屬拜訪了一遍。初二的時候,他們再去走訪外村的親戚。
以往,吳道一個人去走親戚,騎一輛電動腳踏車就可以了。這一次,他要和施青青一起去,公交車到不了外村親戚家,不能坐,最好的方式是開車去,然而兩個人都不會開車,吳陽、李梅更不會。
吳家有一輛電動三輪車,但已經非常破舊,讓吳道騎這輛三輪車載著施青青挨個去走親戚,吳道自己也覺得有失“身份”。
這時候吳道又想起了會開車的好處。沒有辦法,吳道和施青青就在正月初二上午的時候到城裡買了一輛全封閉的新式電動三輪車,用來走親戚。
從正月初二下午開始,吳道開著新買回的三輪車載著施青青挨家走親戚。
吳月是血緣關係最近的親戚,本來也應該第一個去,而且那天上午,吳月還給吳家打了電話,說楊在行夫妻和楊招娣夫妻這一天都會來向榮村,讓吳道和施青青也去,晚上在那裡吃飯。這樣一來,吳道和施青青就更沒有理由不第一個去吳月家了。
因為知道晚上要在向榮村吃飯,吳道和施青青並不著急去。正月初二下午三點多的時候他們才出發,到吳月家時正好是三點半。
當時,吳月家門口停了三輛汽車,這三輛車吳道都見過,分別是楊成志的別克、楊在行的帕薩特、楊招娣的奧迪A4。再看看自己開的電動三輪車,吳道不免覺得有些寒酸,他產生了想買車的衝動,而且非常強烈。
進入院子之後,楊成志、吳月很熱情地接待了吳道和施青青。
楊招娣的兒子這時候已經三歲,楊在行和林暢的女兒則剛滿一歲,還不會走路。吳道和施青青進屋之後,楊招娣和林暢就把她拉到了裡間去說話,兩個孩子也都在裡間。而吳道則和楊成志、楊在行還有楊招娣的丈夫在客廳喝茶。
說話之時,人們有意無意間都會談到施青青的學歷和工作,吳道刻意拔高施青青的學歷,說她是中專學歷,暫時在家待產,以後再找工作。
四點多的時候,楊招娣、林暢和施青青就到廚房幫著吳月開始準備晚飯。剛過五點,豐盛的酒菜就一一上了桌。
吃飯之時,人們聊天,又說到了施青青的學歷,沒等吳道說話,施青青就先說了她是初中畢業,吳道非常尷尬,只能補充說:
“再有幾個月,就能拿到中專畢業證了。”
吳道想擺脫尷尬,然而施青青又接著他的話說:
“是吳道年前給我找的學校,報上名,不用去上課,到六月的時候就給我發畢業證。”
吳道感到顏面盡失,卻又無可奈何。
離開向榮村返回小黃莊的路上,吳道對施青青說:
“青青,以後再有人問你是什麼學歷的時候,你就說你是中專學歷就行了。”
“那不是騙人嗎?我現在還沒有中專畢業證啊。”施青青說。
“再有幾個月就有畢業證了,現在說是中專就行。還有,你不要和別人說我給你找學校,不用上學就能拿到證,那樣聽著,就像是拿了一個假的畢業證一樣。”
“噢。你不讓我說初中畢業,是覺得我給你丟人了嗎?”
“不是丟不丟人的問題,而是別人會怎麼看我們,你知道嗎?你想一想,我去你家的時候,你的親戚知道我學歷高,是大學老師,他們都會高看你,認為你找了一個好物件。
現在你對我的親戚說你是初中文化,我的親戚會怎麼看我?他們不僅會看不起你,也會看不起我。”
“說了這麼多,你還是覺得我給你丟人了。”
“我和你說了,不是丟不丟人的問題,我們不是生活在孤島上,是生活在別人的目光裡,你得考慮一下我的感受。”
“好吧,以後再有人問我的時候,我就說是中專學歷,是我自己考的中專,不是你託關係找的學校。這總行了吧?”
正月初三,吳道和施青青又去走訪吳家其他親戚。按照吳道交代的,別人問施青青是什麼學歷時,施青青不再說自己只有初中文化,而是說中專學歷。
儘管中專學歷比初中畢業說出來要好聽一些,但實際上在吳家親戚的眼中,二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和研究生有天壤之別。
楊招娣初中畢業,嫁給了大學本科畢業的國家幹部,楊在行大專畢業,娶了重點大學本科畢業的國家幹部,而吳道盡管學歷最高,工作最好,卻娶了初中畢業、沒有工作的施青青,三者相比,高下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