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過多久,清妹妹就告訴俺說小張想從領班的位置上退下來,重新做服務員;原因就是很不習慣現在這個領班的角色。清妹妹說小張告訴她的就這麼多,她也沒有進一步地問下去。
清妹妹說還是你去跟她說說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看能不能說服她,她好像還在生我的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客氣。
那天俺是下午去的酒店,客人不是很多,幾個服務員都站在前臺那裡,偶爾地聊著什麼,但沒見著小張的身影。
俺問其中的一個服務員小張在哪裡,她說她到廚房去了。
俺尋思她去廚房幹什麼?這麼多服務員都閒在那裡?還沒到廚房,小張就迎面出來了,手裡端著一盤宮保雞丁,見了俺連忙說了聲“老闆好”,之後就準備又出去了。俺把她叫住,問怎麼是她來端菜?小張說剛才外面的那位客人說菜稍微清淡了一點兒,所以就端進來讓廚師再回鍋一下。
俺招呼那幾個服務員,叫她們哪個過來把菜端過去給客人,之後就叫小張跟著俺去到了大廳後面的休息室裡。這間休息室原本是打算讓客人吸菸用的,但基本上很少有客人到這裡來,所以後來就把它一分為二,一邊繼續做休息室,一邊就當作是清妹妹臨時的小型辦公室;平時跟員工有什麼交代、又不好當面說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這間小屋子裡面解決。
小張顯得很緊張,估計以為是自己犯了什麼錯。俺叫她放鬆些,說咱們今天只是聊聊天兒,不屬於工作範疇。聽了這句話小張才放輕鬆了些,像一個準備決鬥的戰士突然放下了戒備的戎裝一樣。
俺問剛才是怎麼回事兒,怎麼服務員在那裡聊天你卻往廚房跑?小張說客人提出味道淡的時候她剛好在附近,所以就上前去應答了,本來她是想叫服務員過來端過去給廚房的,但她們都隔得遠遠的,都站在前臺那裡,甚至在看她們的時候他們反而把頭轉過去了;不得已就只好自己端進去了。
俺問她為什麼不叫其他幾個服務員,她說看到她們那一副冰冷冷的樣子就叫不出口了。
俺告訴她說,你的身份是領班,你的職責就是管理服務員、促進服務員以及酒店與客人之間的溝通,讓客人對酒店有個不錯的印象,而不是凡事親力親為;可以想象得到,照你這麼下去的話,就是有十個小張都是忙不過來的。
小張說,即便是我叫了她們、她們也不一定會聽啊?
你是領班,你有權利對她們的行為進行建議或者指揮;叫不叫是你的事,聽不聽則屬於她們的責任,如果發生了什麼事又沒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理、安排的話,那就是你的責任,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服務員沒能及時反饋、或者是不按你要求去做造成損失的話,那是她們的責任;如果客人有意見,是由服務員的不服從管理而引起的話,那是她的錯,而如果客人的意見是因為你沒有進行處理和安排的話,那就是你的錯了;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責任弄清楚,應該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小張說如果我安排她們做、而她們又不做的話,那我不是更加沒有威信了?
俺說恰恰相反,威信不是靠妥協得來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得來的。如果你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她們會認為什麼事都有你,到時候連她們份內的事都會做不好;相反,如果你理直氣壯地安排她們去做的話,她們還會覺得你很有主見,值得尊重……
後來俺又問起她準備退下不幹的事兒。小張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適應原先那些同事的眼神;以前都是無話不談的,現在即使是坐到一塊兒也好像沒什麼話說,感覺比陌生人還要陌生,估計是因為我當了領班、她們故意疏遠我的緣故。
俺告訴她說其實她想多了,這純粹是個人的一廂情願、胡亂猜測,人大多數時候都是被莫須有的現象所迷惑、所征服的;她們有沒有親口這麼說?沒有是吧!所以這只是你自己想象出來的,存在不存在還不一定,你的這種現象可以叫做“身份迷失症”,幾乎是所有身份發生轉變的人都會遇到的,理由很簡單,原因也很好解釋;打個比方吧,假如平時跟你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做了你的上司,出於工作原因她不得不管理你,這該是很正常的吧;但實際情況呢?你一定會在心裡嘀咕,她能上去我為什麼沒有上去?以前咱們那麼好為什麼我現在還要接受她的管教?我現在該用一種怎樣的身份去與她相處?……等等問題,你在想這些問題的時候是不是也會跟現在那些服務員的眼神一樣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俺告訴小張說也不用過度緊張,就當做是一次陌生的旅行就可以了。
俺建議小張說當下一次遇到類似左右為難、不知道到底是該指揮她們又或者是顧及以前情面的時候,不妨先靜下來默默地問一問自己:我現在的身份是什麼?我的工作是什麼?我現在該怎麼做?怎麼做的效果做好?這樣一來就便於澄清對自己的認識、而又不會出現先前那種左右為難的情況了;在遇到類似選擇題的時候,不光是你會不知所措,就連一些經驗老到的江湖人士同樣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小張說她還有一點擔心的就是,萬一自己真的“威風”起來了,會失去原先的朋友。
俺叫她大可以放心,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因為這些情況的轉變而離開你的,相反,她們應該高興才對,當你進步的時候,為你鼓掌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當你落魄的時候,給予你鼓勵的朋友那才是真正的朋友,其他的,都不值得交往;如此說來,如果先前的朋友因為你當上了領班而不跟你交往的話,你還應該慶幸自己擺脫了一個“假朋友”的糾纏,應該高興才是……小張說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看來我以後還得多想想之類的道理。
仔細想想,其實人在大多數時候又何嘗不是跟小張一樣、自己把自己嚇唬到了呢?有些你認為存在的,它並不一定就真的存在;反之,有些你認為不存在的,它也並一定就真的不存在。這些,都與個人的想法息息相關,就像那句話說的那樣“你信就有不不信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