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患者已經實施的主要搶救措施主要是面罩吸氧,鎮靜藥物肌注。”
可能大家在診斷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也不敢貿然用藥。
“周燦,看你這表情,已經找到了患者出現肺水腫的原因對嗎?”
雪燕主任與他共事久了,對他的一些行為習慣也有了較深的瞭解。
看到周燦的眉頭松展,她的心中跟著輕鬆了不少。
這是一種長期合作建立起來的信任。
周燦在搶救工作中,只有覺得有較高的把握,才會露出這種表情。
“算是吧!”
周燦點點頭。
“其實我們剛才討論後,也認為患者很可能是肺水腫,但是看到有粉色痰液,病理機制不明,也就沒敢輕舉妄動。搶救措施也是偏於保守。”
何副主任這話,多少有點挽回面子的意思在裡面。
畢竟在胸外領域,他算是科室的老資格。
胡侃主任逝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以胸外領域的老大自居。
不可否認,何副主任的實力確實不錯,經驗更是極其豐富。
粉色痰液說明肺部有出血性滲液或者是存在出血。
除了雪燕主任,別人還真不知道手術當時是怎麼做的。不過大家對周燦的手術水平還是挺有信心的。
“手術是我做的,我確實對患者的情況更熟悉。您和幾位主任把我叫過來處理,這非常穩重。”
周燦讚了對方一句,然後接著道。
“剛才我看了這三天的用藥並沒有什麼問題。患者突然發生肺水腫,應該與他的左肺全切除有關。說白了,這種術後併發症沒辦法避免。肺的一側全部切除後,由於肺血管減少,會導致血管內的靜水壓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同樣會增加,大量水分從肺毛細血管內滲入肺泡,最終造成急性肺水腫。”
周燦把自己的病理分析說給在場的醫生和護士聽。
大家在搶救各種危重患者時,本身也是一個共同學習進步的過程。
每個人的醫學知識,以及臨床經驗,知識的臨床應用,還有思路都不一樣。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可以取長補短。下次再遇到類似病例時,就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借鑑作用。
甚至更優秀一點的醫生,直接就能在這臺手術中給出不同的診治意見,群策群力。
避免漏診和誤診的發生。
有時候,一個科室的病人出狀況,十幾個醫生和護士圍上去。家屬不理解,覺得像是來打架的。
其實還真不是。
在醫院內,醫生覺得有危險,肯定不會十幾個醫生一起與家屬對峙。
除非家屬已經在行兇,動手打人,醫生為了保護女醫生與女護士,才會併肩子站在一起,阻止家屬繼續施暴行兇。
搶救急危重症病人時,一下去一大群醫生和護士,一方面是對病人生命的重視。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集合群體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搶救生命。
這樣也能確保更高的搶救成功率。
“那你現在準備怎麼解決?”
雪燕主任想到差點給患者用體外肺膜保命,不由感到臉上微微有些發燒。
急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