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仔細給患者進行檢查,希望能尋找到救活這名患者的辦法。
說實話,肺部出了問題,即便使用體外肺膜也不一定能救活。ECMO絕不是萬能的,它的用處只是暫時代替心肺工作,幫患者完成呼吸與迴圈。
它沒辦法長時間替代心肺工作。
別說是體外肺膜,就算只是簡單的上個呼吸機,都不能時間太長。否則患者的身體很容易形成依賴,並且大幅增加感染的機率。
這種一側全肺切除患者,術後的肺功能驟然削減50%,呼吸和迴圈系統都將承受巨大的壓力。相當於原本兩人一起抬兩百斤重物,突然有一個人溜了,剩下的另一人會被活活累死。
所以,一側全肺切除手術的死亡率、併發症,都是非常高。
切除部分肺葉相對來說,風險要小得多。
另外,一側全肺切除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很大影響。以前輕鬆爬上三樓,現在可能爬半層樓就會氣喘吁吁,累得不行。
如果患者較年輕,甚至有可能沒法再過正常的夫妻生活。
當初給這個患者制定手術方案時,周燦經過了慎重考慮,實在沒有別的辦法,這才選擇幫患者切左肺保命。
患者於兩天前做的手術,今天是第三天。
目前臉色與嘴唇發紺,包括指甲也是不正常的紫紺色,這是缺氧的明顯表現。
患者呼吸困難,有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液,而且心率明顯遠高於正常值。達到了150次/分鐘。
血氧飽和度更是降到谷底,早就跌破了最低警戒線。
血氧飽和度低於95%,一般就會出現明顯不適症狀,並且引起醫生警惕了。患者此刻的血氧飽和度已經跌破80%,這還是在各種搶救措施之後的結果。
周燦面沉如水,監護病房內的幾個主任醫師均是表情凝重的看著他。大家也實在是沒轍了,只能寄希望於他,看看能否想到救治的辦法。
“燕姐,借你聽診器用一下!”
周燦對雪燕主任說道。
叩診錘、聽診器,應該是心胸外科醫生常用的隨身裝備了。因為這兩樣東西隨時都有可能需要用到。
不過這裡是無菌管理,外面的物品輕易不能帶進來。
雪燕主任的聽診器應該是監護病房內建備的。
儘管患者每吸一口氣都像是隨時可能斷氣,模樣很嚇人,周燦卻是穩如泰山。拿著聽診器,按在患者的肺部位置聽診。
“佈滿溼囉音和水泡音,再結合患者現在的種種症狀、體徵,必是肺水腫無疑。術後第一天還是好了,說明患者的肺部情況惡化發生於昨天,甚至有可能是今天上午。把輸液與用藥單給我看一下。”
周燦現在的藥理辨證也升到了六級,診治這種急危重症患者時,已經有能力從多方面入手。
包括藥理、病理、病徵候等等。
以前,醫囑與用藥方面的事情,特別是一些用藥複雜的患者,他就顯得有心無力,很難插得上手。
副主任醫師與主任醫師,看似只差了半級,水平卻是天差地別。
特別是藥理與病理這兩大核心項,那更是差別明顯。
周燦的藥理辨證沒晉級前,甚至在多個用藥領域還不如護士蔣薇。
雪燕主任的理論水平一直非常出眾,她的藥理辨證早就是六級水平了。哪怕是現在,周燦也要比她遜色些許。
最多就是說,周燦現在有了與她‘論道’的資格。
相當於大家都是這一層級,她更強一點而已。
儘管雪燕與何副主任等人早已經查過患者的輸液和用藥,但是周燦仍然還是想要再檢視一次。哪怕從中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對於患者的治療用藥情況,也能有一個更清晰的瞭解。
哪些藥用了多少,使用後的效果如何,都能給周燦一個很好的反饋。
檢視完以後,他原本皺著的眉頭反倒松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