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永徽迷局> 第五十一章 夜深幾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一章 夜深幾許 (2 / 2)

李弘抬手輕輕揩摸著紅蓮的小臉兒,見她膚光傲雪,美豔絕倫,不由低聲喟嘆道:“長安城裡最美的一朵花,終究還是被弘攀折了。蓮兒,我並非只為了你,過幾日是當朝太子納五品承徽,往後還會有當朝太子迎娶太子妃種種。但今時今日,是庶人李弘迎娶自己心愛的女子紅蓮為妻,與任何名利地位皆不相干,只關乎我心悅於你,就像卻扇詩裡所寫,縱然白首,亦不會有分毫改變。”

李弘的話惹得紅蓮眼眶發酸,她不想在這樣的好日子裡落淚,靠在李弘肩上,轉言問道:“今日聽張順大哥說,薛明府正在跟著寧兒學功夫,也不知案子辦得如何了。只希望他們順利過關,莫要牽累天后,這樣殿下也能安心下來。”

“薛仁貴將軍麾下那麼多驍勇之士,慎言跟著樊寧學功夫,簡直是在開玩笑。我看他們練武是假,動輒抱到一處才是真的,橫豎我眼不見心不煩,將來父皇母后責問,一起受罰就是了。”

李弘對那一對的態度前後迥異,惹得紅蓮掩口嬌笑不止。李弘見她笑,也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無奈道:“不說他們了,今日……是你我的好日子,蓮兒,喝下這杯合巹酒,我便當真永遠不會放你走了。”

“妾出身粗鄙,還曾落入風塵,自知並非殿下的良配,能得殿下青眼,已是三生有幸……妾自然願意永生永世與殿下相守,只擔心會拖累殿下。”

“你不必這麼想,打從五歲被立為太子,我便時常會思考,投胎這種事究竟是如何安排的。貴為大唐儲君,從小養尊處優自不必說,但我所承受的,亦非常人可以想象。第一次下令誅殺某位大臣時,我才七歲,雖說那人藐視王法在先,但彼時我心裡的不安亦無法說與旁人,面上依舊要裝作萬般沉定。而緣分這種事,與投胎一樣,亦是命中註定,否則我為何第一次去平康坊,便會不顧身份暴露的可能,將你買下來。蓮兒,東宮太子只是我的身份,而我的心則是屬於你的。或許下輩子,我不過是個山野樵夫,你卻高貴顯赫,但這依然不會影響我們相守,又有誰辱沒了誰呢?”

紅蓮的眼淚終於不可遏止地灑落,兩人同時端起酒瓠,仰頭飲下了合巹酒。李弘俯身,輕輕吻去紅蓮臉上的淚珠,最終吻上了她丹霞般紅豔豐澤的唇。

相思太久,相思太苦,但不經相思,又怎知對方已融入自己的生命與骨血,命數相交,魂魄相牽,痴纏有如窗外纏綿不絕的雨簾,剪不斷,理不清,卻又心甘情願地耽溺其中,無法自拔。

洛陽城同一片雨幕之下,薛訥端坐於臥房桌案前,翻看著安定公主案的卷宗,樊寧在他旁側,本自告奮勇要為他添茶倒水,哪知未幾就困得搖搖欲墜。

薛訥見狀,刻意往她身側挪了挪,瘦削卻寬闊的肩膀堪堪接住她的小腦袋,樊寧未醒,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在他身上拱了兩下,惹得薛訥的心登時化了,還未來得及回味,便聽門外有人低喊道:“主官……主官……”

樊寧登時驚醒,猛然起身,急聲喚道:“誰!”

薛訥見她下意識要出飛刀,忙一把攏住她的袖口,安撫道:“別怕,是陶沐。”

說罷,薛訥上前開了門,果然見陶沐渾身溼透,哆哆嗦嗦地立在門外。薛訥將他放進房來,樊寧立馬遞上淨布與熱茶:“怎的來了洛陽就不見你,你去哪玩了?”

“我讓他去查存檔去了,怎麼樣,有收穫嗎?”

陶沐從懷裡掏出一個方方正正的本子,竟是乾乾爽爽的,分毫沒有打溼,可見護得仔細:“這是主官要的,顯慶四年以來抄家流放的要員名單,可能有逃籍的名錄皆在此了,主官請過目。”

今日下午與狄仁傑說,要打消天皇疑慮,除了找到公主遺骸外,只仰賴天后,薛訥卻有著旁的打算。狄仁傑不知前情,他卻一直惦記著高敏有逃籍嫌疑,故而早早派陶沐去搜集資料,意圖透過追查逃籍,徹查高敏身份。薛訥接過本子,迫不及待地開啟看了起來,才翻開第一頁,整個人便俶忽一怔,清俊的面龐陡然色變。

“怎麼了?可是有什麼要緊的發現?”樊寧忙問道。

“顯慶四年最大的抄家案,震驚整個大唐,我怎麼反倒給忘了呢!”薛訥將卷宗放在桌上,盤坐在一旁,又陷入了沉思。

樊寧好奇湊上前一看,但見上面赫然寫著“顯慶四年八月趙國公長孫輔機亡故於嶺南,其崇仁坊宅共八百畝被罰沒”。

“崇仁坊?那不是你家和英國公府嗎?怎的這裡面說長孫無忌住在那?”樊寧十足納悶地問薛訥道。

但此時薛訥已沉浸於深思,根本聽不見樊寧的問話,腦中飛速回溯著高敏所說的每一句話,求證著自己的推論:

“這裡的條件自然不能與薛府相比了,薛御史受罪了,高某一會兒找夥計再要兩床被褥,打個地鋪就得了……”

“這些物件,只能說此案有可能這般發生,而非一定會這般發生。高某隻覺得,薛明府這些推論,皆是基於此女沒有罪過的基礎上,只是為此女脫罪的詭辯,若沒有人證,根本不能堵泱泱之口……”

“薛明府此言差矣,鬼市的不法之徒眾多,為了錢財殺人越貨的亦不在少數。這些人一向不尊王法,以為自己所做之事神不知鬼不覺……”

“殿下,臣以為,薛明府所說的作案經過聳人聽聞,此案根本不需要第三方,也不需要大費周章搞什麼錫鏡之物,皆是由樊寧夥同鬼市那起子不法之徒共同完成。薛明府杜撰出的所謂賊首,既沒物證,又沒人證,純屬臆測而已……”

回憶戛然而止,薛訥睜開了澄澈雙眼,輕輕一笑,俊朗的面龐上滿是大徹大悟。打從第一天相識,他一直莫名感覺高敏說話的方式有些奇怪,如今終於明白了這奇怪之處究竟何在。而這也解釋了,為何高敏對於朝中之事如此瞭若指掌,為何天皇身側尚有他的眼線,以及……那個薛訥從未與任何人提起過的薛府地宮,為何會如此輕而易舉地被薛楚玉發現。

這永徽年間蔓延至今的漫天迷霧,所有一切的謎團,終於在這一瞬間被徹底擊穿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