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永徽迷局> 第二十六章 赴任明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赴任明府 (2 / 2)

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後,樊寧手持銅鑼,在府衙內邊轉邊吆喝道:“薛縣令前廳問話,大家速速集結,不得有誤!”

銅鑼敲了好一陣,終於震醒了這夥人的瞌睡蟲,不一會,衙內所有當值的大小官員便排著鬆散的隊陣,烏央烏央地站在了前廳中。

薛訥坐在正中之位,過於年輕俊秀的臉兒令他看起來不甚肅然。立在他身側的樊寧倒是滿臉端穆,抄起手邊的驚堂木,“啪”地一聲拍在案上,四下裡立刻鴉雀無聲,連那縣丞都忍不住脖子一縮,只聽她說道:“左邊這一隊,每人取一條鞭子來。”

眾人面面相覷,見此人陣仗頗大,卻身份不明,都愣著沒動。

“這位”,薛訥終於開了口,語調依舊溫和,“是太子殿下特派與本官的寧副官,曾在太子的禁衛軍中效力,爾等只管聽令就是了。”

沒想到眼前這瘦嶙嶙個子不高的小子竟是來自太子殿下的禁衛軍,方才還在挖鼻子摳屁股的眾人登時警醒,立直了身子,老老實實上前從樊寧手上接過了笞刑用的皮鞭,其間不乏交頭接耳之語:

“這新縣令,該不會是要我們整理這些刑具罷?”

“太子殿下施行仁政,縣令或許是要教我們統一笞刑的下手輕重。”

樊寧與薛訥相視一眼,薛訥微一頷首,輕咳兩聲,不慌不忙地背誦起了《永徽律》:“《職制律》第五條, ‘諸在官應值不值,應宿不宿,各笞二十。若點不到者,一點笞十’,諸位,請吧。”

眾人未料到薛訥叫他們來竟是讓他們互相施以笞刑,皆傻在了原地。樊寧見狀,再是啪的一拍驚堂木:“怎麼?罪人就在眼前,難道你們身為衙官要枉法不成?輕縱罪人,依律笞五十。”

說罷,樊寧手持皮鞭笑眯眯地走到了眾人面前,似是等待將薛訥所點之人從佇列中揪出,當眾施刑。眾人見這新縣令並無玩笑之意,皆不敢再怠慢,用全力互相抽打了對方十下,唯恐薛訥說他們當中誰輕縱了對方,要再挨五十下。

一時間,堂上哀嚎聲四起,引得附近的百姓皆來看熱鬧,沒想到這些平素裡給別人行刑的衙官,被抽十下竟然如此之痛,一大半人直接癱倒在地,百姓無不撫掌大笑。而那縣丞和主簿捱了樊寧十下全力抽打,背後血肉模糊,竟然暈了過去,只能由其他衙官抬回屋,再請郎中來。

經此以後,那些衙官再也不敢不把薛訥放在眼裡,都排列整齊聽候薛訥發落。眼見礙事的都下去了,樊寧衝薛訥一拱手,示意他可以進入正題。

薛訥站起身,問道:“弘文館別院案發時參與現場勘查之人,向右一步。”

隊伍中約莫十人左右忍痛出列,薛訥將他們單獨招至書房,命他們當場憑藉回憶復原當日的卷宗,這樣就算一人有所遺忘,彼此之間也能互相補充。眾衙役因畏懼樊寧,都爭先恐後補充細節,加之薛訥本身的把關,到放衙時分左右,案卷便復原好了。

樊寧陪薛訥在此處待至放衙,兩人去街邊鋪子吃了碗葫蘆頭,策馬回到了家中。薛訥一直沉在案子裡,整個人木呆呆的,樊寧見他走到井邊,忙問:“你做什麼?”

“打水燒水,給你沐浴用。”

“你拿著廚房的瓢,燒什麼水呢,快放下吧,我自己來”,樊寧上前奪了木瓢,換做木桶,轉動軲轆,麻利地打上了水來,“我知道你在想弘文館別院的案子,哪裡顧得上別的。你不必照顧我的,從前在觀星觀都是我照顧師父……”

“我不是在想弘文館的事”,薛訥立在梨樹下,初春方至,綠葉便已按捺不住,結出細嫩的芽,襯著少年略顯稚嫩的面龐,有種說不出的美好,“那個 ‘一品誥命夫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啊?你有了心悅之人嗎?”

樊寧只覺自己臉紅得幾乎要滲過寧淳恭的麵皮,故作輕鬆道:“遁地鼠向來喜歡胡言亂語,你又不是不知道,現下我還揹著一身案子,師父還不知道哪去了,哪有時間心悅旁人……”

聽樊寧說自己沒有心悅之人,薛訥不知是喜還是該憂,良響沒有回應。樊寧沉默地打完一桶水,見薛訥還在原地戳著,生怕他再問些什麼令自己露怯,先聲奪人道:“對了,你看了一下午的卷宗,看出些什麼名堂沒有?距離約定的日期,可只剩下二十多天了……”

正月十七,不單是藍田縣衙大開了南門,唐朝萬里疆域上的所有州府郡縣以及都護府皆重新運作週轉起來。

是日一早,幾乎在薛訥趕到藍田縣衙的同時,刑部太常伯李乾佑就來到了刑部衙門,收拾整理自己的桌案,很是勤謹。

去歲不太平,大案要案齊發,先是弘文館別院被付之一炬,再是龍門山燒死了許多工匠,李乾佑說不出的心煩,不知自己是犯了什麼太歲,去火神廟拜了好幾次。來年不圖大富大貴,飛黃騰達,只要不再出這些事便好。

哪知他凳子還沒坐熱,就聽屬下通報道:“太常伯,薛府小郎君薛楚玉求見……”

昨日才請高人占卦,說新歲不會犯小人,怎的一早就來了個業障,李乾佑說不出的煩躁,罵道:“薛仁貴這兩個兒子怎麼回事?無事就來我刑部攪亂,我若是薛仁貴,上沙場也要將他兩個帶上,省得日日惹是生非!不見不見,就說本官還沒來!”

“可是”,下屬面露猶疑之色,“薛小郎君說,他曾在元夕親眼目睹別院案的兇嫌樊寧,就在西市上閒逛,還有人包庇她來著……”

李乾佑本正逗弄著桌案下竹編框裡的蟋蟀,聽了這話登時住了手。上元節那日,高敏帶了羽林軍去捉捕樊寧,最終無功而返,氣得他大罵不止,生怕天皇天后怪罪。若是薛楚玉有線索,說不定不單能助他脫罪,還能讓他立功,想到這裡,李乾佑忙道:“你讓他進來,再將通道門關上,沒有本官的命令,誰也不許進來。”

眨眼的功夫,薛楚玉便大步走入房中,衝李乾佑一禮:“楚玉恭祝太常伯新歲大吉!”

“來來,快坐”,李乾佑笑呵呵地示意薛楚玉落座,目光裡卻帶著幾分猶疑,“不知楚玉郎君來訪,所為何事啊?”

“明人不說暗話,今日來,乃是有了那樊寧的線索。上元佳節那夜,楚玉去往西市看燈,看到一女子身量體貌都與那樊寧一模一樣,竟是與楚玉的兄長薛慎言在一處……”

“薛御史?”李乾佑右眼一跳,滿臉藏不住的震驚,“薛御史身為本案監察御史,怎會與那樊寧在一處?”

“太常伯有所不知,我兄長不單與此女是總角之好,更有私相授受,不清不白之嫌。我兄長看似靦腆寬厚,實則詭計叢生,一直在用各種手段為此女脫罪。上元節那日,他曾帶此女破獲蘭亭集序之案,只消問一問當時在場的各位,對一對體貌特徵就明白了。”

李乾佑一聽這可是大事,即刻提起毛筆,在鋪好的公文專用成都麻紙上奮筆疾書,但他寫了沒幾個字,又有些不放心:“本官可是要上報中書省了,你所說的可都詳實嗎?”

“且慢”,薛楚玉抬手阻止,“楚玉以項上人頭擔保,所說並無錯漏,只是……太子殿下與我兄長交好,現下太子監國,太常伯這奏承報到中書省也無用,總該報去神都洛陽,請天皇過目才是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