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永徽迷局> 第十七章 龍門業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龍門業火 (3 / 3)

洛陽司法見話頭又回到自己這裡,對眾人解釋道:“他們說的不錯,本官已經調查過了,更何況,失火的幾個洞窟皆是由附近村落的匠人修建的,並無任何可疑之人。因為天皇天后重視,此處裡外裡有三道關卡,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進來的。”

“這便奇了,若你說既不是內人作案,又沒有可疑的外人,難道真是佛祖發怒,降下業火嗎?”

聽了匠人的證詞,眾法曹只覺更加混沌,不禁有些氣惱,斥責之聲不絕於耳。那洛陽司法早就知道此案難斷,若非異常棘手,天皇天后又怎會下次重賞呢?話雖如此,但眾怒難平,這司法見眾人中唯有薛訥不語,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問道:“薛御史,薛御史你是太子殿下親自推薦,自然別有見解,可還有什麼疑竇要問他們嗎?”

薛訥抬眼看看右手邊石山上高高的洞窟,又看看眼前一身傷痕的工匠,拱手對那司法道:“薛某想上那三個洞窟看看,不知可否如願?”

所有人都沒想到,薛訥竟會提出這個要求,連那司法也怔了一瞬,方磕巴回道:“啊,倒不是不可以,只是……”

“那便有勞了”,薛訥一心想著案子,根本顧不得其他爭執,高聲招呼山頂上計程車兵扔下粗繩來。

“等下”,樊寧上前,按住了薛訥的手,低聲道,“主官不便,還是讓下官上去吧,需要留神些什麼,你只管告訴我。”

“怎麼可能讓你上去”,薛訥在身側兩名士兵的幫助下將繩索緊緊繫在腰間,對樊寧一笑,“我說過,有我在,不會讓你涉險的。”

說罷,薛訥招招手,示意那幾名士兵將他向上拉。隆冬時節,此地依山涉水,風力遒勁,即便薛訥身修八尺,在這巨大的石山面前也只是滄海一粟。樊寧看他被逐漸拉昇至失火的洞窟處,一顆心七上八下,滿是說不出的掛懷。

身後有人悄然議論道:“這便是薛仁貴將軍的長子?怎的不隨薛將軍徵高麗,在這斷什麼案啊?”

“你瞧他生得細皮白肉,只怕連弓都拉不動,看模樣,平日裡也是個坊間裡混姑娘堆長大的,四處走著拿花掐果,這樣的人若是上了戰場,我們大唐不早就完了嗎……”

樊寧驀然一回頭,看著那兩個胡言亂語之人,才想開口罵,卻聽人群中傳來一男子大笑之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薛御史將門之後,放著在軍中平步青雲的機會不要,投身於明法,應當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我們不妨且等且看。”

樊寧循聲望去,只見是發聲的乃是一書生模樣之人,與薛訥年紀相若,生得細皮白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與這些風餐露宿的法曹對比十分明顯。樊寧對他起了幾分疑竇,出聲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不回話,抬手指指上方道:“不說這個,先看看你家主官能否順利入窟罷。”

書生的話雖未直接反駁那些嘲笑薛訥的言論,卻成功讓人群安靜下來。樊寧不再計較,抬眼望去,只見龍門山頂處,三名士兵正鉚足了勁將繩索一下下拉起,腕粗的麻繩在懸崖邊上摩擦著,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簌簌聲,且越往高處,橫風越大,薛訥雖綁緊了腰身,卻仍被風吹得左搖右晃,連連打轉,好幾次險些與石壁相撞。

好容易被吊到了石窟洞口,薛訥探出長腿想要邁步進入窟中,可惜仍距那洞口始終有些距離,無法如願。樊寧看得乾著急,只恨方才上去的不是自己,高聲喊道:“大傻子!悠啊!悠過去!”

這些四面來的法曹怎能料到如此儒雅倜儻的欽差御史有個如此滑稽的諢名,皆鬨然大笑,也跟著喊起“大傻子”來。樊寧自悔失言,紅著臉喊道:“去!我家主官的綽號豈是你們這起子人能叫的!還不住嘴!”

足下之地迸發出轟然笑聲,薛訥卻無心細究發生了什麼。看到案發現場這一刻,薛訥眼中的世界彷彿忽然放慢了數倍,風不再橫吹,繩子也停止了晃動,連下面吵鬧的人群聲,也消失不見了。

薛訥看準眼前的洞窟,鉚足氣力,向後一蕩身子,如同雄鷹俯衝般朝洞窟衝去,安然落在了地面上。四下裡騰起一陣煙塵,薛訥撣撣周身的灰,抬眼張望,只見約莫一丈見方的洞穴內,雕刻著一尊主佛像與數十個大大小小不同的羅漢,主佛像的金身已彩繪了一半,卻因失火燻得隱隱發黑。薛訥雙手合十行一禮,復四下檢視,只見佛像腳下傾斜著三五隻竹桶,裡面調和著各色顏料,從數量上看,以黃色和白色最多,想來是為了調和成接近面板的顏色。薛訥拿手沾了沾地上殘存的部分顏料,黃色略微刺鼻,白色的雖然沒有氣味,放在唇邊卻有一股鹹苦味。

薛訥起身再向周邊環視,窟口處吊著的兩隻竹桶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薛訥走到竹桶邊,只見桶中還剩些許黏稠液體,他用手指揩了一下放至鼻翼下,聞得一股臭雞蛋味,再聞則還有幾分花香,應是蛋清與蜂蜜的混合物,用來將顏料粉調和成漆,使其能附著於石雕的佛像表面。竹筒下的地面上橫著許多焦炭狀物,未完全燒盡的地方殘留著土黃色的纖維,想來應當是裝顏料粉的布袋了。

從洞窟上滿滿的燻黑痕跡看來,薛訥辨不出起火的位置,似乎只在一瞬間,整個洞窟便燒著了。薛訥心中略過一絲疑惑:若真有歹人在此縱火,無疑會將自己捲入火場之中,故而他必然是用了什麼機巧,令洞窟自己爆燃。

薛訥立即聯想到弘文館別院起火的情形,據當時的守衛描述,當時過火速度非常之快,甚至連跑到井邊打水救火的時間都沒有。即便別院是全木質結構,也不當如此,可若兇手所用的是與此處一樣的手法,使得別院爆燃,便能說得通了。

薛訥摸出事先準備好的油紙,從中抽出兩張,取了兩種顏料的粉末,分別包入其中。這也是薛訥辦案養成的習慣,畢竟懸案何時發生不可預料,唯有隨身攜帶,才能在第一時間儲存證物,以供查驗。只是每次勘察現場,薛訥心裡都會有些不是滋味,他輕輕嘆了口氣,步出洞窟,拉拉繩索示意士兵們重新令繩子吃上勁,好將他下放到地面上去。

待薛訥落地,樊寧趕忙上前問道:“如何?可有什麼異常嗎?”

薛訥掃了一眼在場的人,看到亦有工匠來回走動,心想此案若有兇手,必在這些工匠之間,他唯恐透露玄機,被兇手銷燬證據,只道:“暫時還不能確定縱火的方式,詳情還待回衙門後私下細說與司法聽。”

話音一落,這一群法曹即刻爆發出嘈雜的議論聲,有人甚至直言質疑:“薛御史可是為了那千金賞錢,不想告知我等,這般刻意隱瞞!”

“你若不信,你自己也上去看看好了”,樊寧見他們胡攪蠻纏,氣不打一處來,“繩索在此,哪位官爺想上去看看,只消知會一聲,上面計程車兵馬上將爾拉上窟去,又何必在此為難薛御史!”

正當眾位法曹皆猶豫不決之際,忽聽“轟隆”一聲,距眾人不過十丈開外的某處洞窟火光四濺,正在洞窟中為佛像描金身的工匠們慘叫著退出洞窟,懸在半空,滿身烈火,掙扎不止。薛訥闊步跑上前去,高聲招呼山上計程車兵:“快!快把他們放下了!寧副官,快去打水!”

“哪裡有桶!”旁側石階下就是伊河,可以汲水,只是苦無工具,樊寧焦急向那洛陽府衙的司法問道。

那司法雖然負責此案許久,但也是頭一遭遇親眼見此事發生,怔了一瞬,方向旁側的一間木屋跑去:“屋裡有備用的……”

一時間,眾人皆回過神,大步向木屋跑去,樊寧在眾人之先,一手拎一桶,飛身下岸,打滿了兩大桶,向方被士兵放落在地的工匠潑去。火雖熄了,待眾人圍上去,卻見那兩名工匠渾身黑黢黢血淋淋的,已經奄奄一息。

“報應啊!是佛祖發怒了!”眾人嚇得立即四散逃竄,唯恐稍晚一步,自己也會被這從天而降的災厄捲入。而那高空中的石窟中仍有火苗冒出,若是貿然令人吊索接近,恐怕會將繩索燒斷,只能任其燃盡。薛訥站在窟洞之下,看著這筆直石壁上大大小小的佛像,俊眉緊鎖,滿臉說不清道不明的茫然。

雖曾破獲大案,但這也是薛訥第一次親眼看到案發。天子腳下,百名法曹面前,究竟是何人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悄然放火,抑或說,難道真的是觸怒了佛祖,才燃起了這龍門山的業火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