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勻速的顛著鍋,一隻手則不慌不忙的往鍋裡新增著米飯。
在他的控制下,鍋裡的米飯彷彿變成了一道奔騰不息的米浪!
“臥槽!”
一旁的馬師傅爆了句粗口,死死的盯著李逸的手,滿臉的不可置信。
而廚房其他灶臺上的師傅們,在注意到這邊的情況,也都被吸引了注意力,看了過來。
在看清了李逸的動作後,他們也不由得停下了手裡的工作,圍了過來,震驚的看著李逸的顛勺。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在場的都是專業廚師,他們比普通人更清楚,李逸這操作有多難。
米、面這種澱粉類食物是最容易粘鍋的。
哪怕是加了油,也很難保證不粘鍋。
更何況是一滴油都沒放的情況下呢?
李逸這是為了避免粘鍋、糊鍋,所以用極強的腕力,儘可能的讓米飯減少和鍋底的接觸時間,讓米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被顛起。
想要做到這一點,炒功必須要足夠強大,而且溫度也一定要夠高。
炒功是一個廚師最基本的基本功。
每個廚師在學炒功的時候,都得練習腕力。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在鍋裡放沙子,然後練習顛勺。
從小半鍋沙子到半鍋沙子,再到一整鍋沙子,要練到一粒沙子都不掉出鍋,才算過關。
一整鍋沙子,少說也有一二十斤。
想要靠單手的腕力顛得粒砂不漏,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光靠力氣大還不行,想要保證一粒沙子都不漏,就必須得用巧勁。
看到李逸舉重若輕的顛勺,在場的廚師都看傻眼了。
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最少也得單手顛四十斤,才能做到。
在場的廚師,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能有這麼紮實的基本功!
況且,除了得有這麼強悍的腕力之外,炒鍋的溫度也必須要夠高才行。
想要達到李逸展現的這種不粘效果,炒鍋的溫度就必須加熱到兩百度以上!
抓著兩百度的炒鍋顛勺?
這傢伙的手是鐵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