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舉孝廉出身,但是也只是最低層次的鄉三老舉薦,這背景算不得有多大。
起碼在吾丘壽王眼裡面,就算全國的鄉三老聯手也鬥不過太學這一個機構,一群名聲還算好的老者罷了,唯一的權力好像就是舉薦了。
“行了我知道了,你繼續做你的事情吧。”
吾丘壽王簡單瞭解了下朱旦的背景,派了個人告訴枚皋,然後就把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後去。
人命官司肯定是歸縣令管的,要不是太學的考生,吾丘壽王心裡面估計連一絲波動都沒有。
“剛剛太學丞是在問朱旦吧?”
“肯定是啊,不過朱旦也沒有考上太學,我在西城門的榜單上面看見了朱旦的名字。”
“對啊,太學丞怎麼會對一個考生這麼關心?”
本來就沒有什麼話題可聊的考生們,一下子好奇心就被勾起來了,紛紛在討論朱旦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這就跟在清華里的副校長突然問起一個志願填了清華,但是沒被錄取的一名學生是一個意思。
吾丘壽王也沒有藏著掖著,堂而皇之的就問了出來,自然會惹得他人注目。
在這群考生議論的時候,北城門的事情已經傳開了,有許多知道這件事情的人跑來太學辦入學手續,順便就把這件事情給傳開了。
這群上黨郡的考生自然也都知道了,其中有幾個跟朱旦的關係還不錯,大家都是一起來的杜縣。
“朱旦真的就這麼死了?”
“肯定是真的,大家現在都在這麼說。”
“這件事情估計八九不離十,你們想想,要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太學丞可能跑這裡來特意問朱旦的資料嗎?”
“是這個道理,哎世道無常,怎麼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有人感傷有人失落,有的人一開始就有些看不慣朱旦,聽到這個訊息竟然有些竊喜。
“還有一件事情你們估計就不知道了,朱旦撞城牆之前還喊了句不公平,其中難不成有什麼么蛾子?”
八卦的人向來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僅僅不到一個時辰,從朱旦撞牆流血過多身亡開始,一個時辰故事就有了幾十個版本,甚至越傳越邪乎。
“聽說是太學的官員為了把自家的子弟塞進太學頂替了朱旦的名額。
我聽那些落榜學子們說,有一大半落榜之人,都是因為那些官員們為了把人塞進太學,讓原本有名額的人落榜。”
故作聰明的人腦海中突然就蹦出了一個想法。
“我說呢,怎麼我們來之前太學的每次考核都公佈成績,而這次什麼都沒有公佈,原來這是在渾水摸魚啊。”
“之前太學丞會不會就是來了解朱旦的背景?要是背景差了就直接當做沒有事情發生,要是有背景就趕緊想辦法處理?”
說實話,考生們的年齡閱歷雖然都比較低,但還是有幾個明智而且頭腦清醒地人。
這種人一聽這兩句話就發現有些不太對了。
“你們一會兒說朱旦的名額被有背景的頂替了,一會兒又說太學丞是來問朱旦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