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如此重要,怎麼就出了半天就死了人。
傳出去得有多麼不吉利!”
吾丘壽王跟枚皋沒有直接去現場,而是在縣府碰了面。
他們知道出了人命後,吾丘壽王第一句話就是這,一條人命而已,換做是其他時間沒了就沒了。
可現在傳出去一名考生撞死了,大家就會覺得不是件好事。
若是這名考生的背景很大,說不定他死之前喊得這句不公平還會釀成大禍。
吾丘壽王跟枚皋碰面之後迅速就拿出了一個方案來。
“傳令下去,將那名考生的屍身拉倒縣府來。
太學丞麻煩你派人回去查一下這名考生的背景。
我們先把這件事情擱置幾日,要是沒有人提起,派一名衙役去他的家鄉告訴他的父母雙親這考生的死訊。”
吾丘壽王點點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最好辦法就是放著不管。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人的記憶雖然有很多年,但要是事不關己的程度上,頂多七天。
枚皋當場拍板決定之後,吾丘壽王就離開了縣府回到了太學之中。
迅速讓人調出了這名考生的籍貫還有從何處推薦過來的。
是鄉里的名人還是透過郡縣官學的渠道。
太學的入學手續辦理都是分地區來的。
一名官吏分管一個郡,這樣一來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所有人都在一塊辦理手續的話,那官吏們每來一個學子要入學都得在四千多份資料中尋找到一個人的。
吾丘壽王知道朱旦的籍貫後,就直接到了收朱旦那個郡的太學官吏處。
“太學丞。”
官吏見吾丘壽王過來,趕緊放下了手中的筆站起身來,周圍要入學的學子也紛紛施禮。
“查一下朱旦的資料。”
“喏。”
這裡的學子都是朱旦這個郡的,自然會有一部分人知道朱旦這個人。
朱旦的籍貫是上黨郡涉縣。
周圍上黨郡的學子雖然聽到吾丘壽王提起這個老鄉,但也沒有人敢上前多說上一句話。
上黨郡這一年來參加入學考核的考生有六十八人,官吏在這一堆資料中很快就找到了朱旦的資料。
“太學丞,這朱旦乃是上黨郡涉縣人,經舉孝廉被當地鄉三老舉薦到上黨郡,然後被推舉到太學來參加考核。”
吾丘壽王聽完之後,心裡面長舒了一口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