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點的會保持:一個老ip+幾個老演員+幾個小鮮肉的運營模式
,一通情懷+老演員口碑+流量小生的操作下來,基本上是穩賺不賠。
甚至有一段時間,國內所有認真拍電影的電影人全部變成了傻逼,沒有人能想到圈錢能圈的這麼簡單粗暴。
那些新崛起的影視公司,不需要多麼精良的製作團隊,不需要多專業的幕後製作人員,就能迅速在行業立足。
所以才會有各種古裝劇女主角的衣服、髮型基本上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什麼公主、貴族的女角色頭上一件珠寶都沒有,就弄了個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披肩發。
公主和丫鬟的打扮一樣,少爺和路人甲的衣服材質一樣。
服化道這些都不需要。
垃圾到了連郭金明都不如,人家拍小時代,好歹那些女演員身上的衣服、飾品、包包什麼的,都和人物匹配。
偏偏一個個點選率高的離譜,在網上成了熱劇。
當然,反對的聲音總會有的,影視公司搞出這麼多蛇皮操作,把整個電影市場搞得烏煙瘴氣,自然會有人感到不滿。
而這個時候,資本家常用的轉移矛盾大法就派上了用場,也就是常見的。
“我拍不出好電影不是我的問題,而是華國市場、審查制度、觀眾素質、觀眾不夠寬容的問題。”
“你們不看我的電影,國產電影就要死了!”
“你知不知道我家哥哥多努力,從30米高空摔到地上還爬起來拍戲,一個月不眠不休,可這是劇組幾百人的心血啊!“
轉移矛盾嘛,把鍋丟給光電。
和其他行業一樣,外賣行業顧客老是抱怨送餐慢,給差評,外賣員又抱怨顧客不理解他們多麼辛苦。
其實,都有平臺在背後搞動作,煽風點火,只要製造商家、外賣員、顧客的矛盾,那就沒人罵他們了。
這也是國際通用的,國與國之間,也經常為了轉移國內的社會矛盾,去刻意地挑起國與國的矛盾,從而讓老百姓槍口一致對外。
到現在,圍繞著流量明星和流量影視劇的產業鏈,單從體量上來說,已經非常龐大了。
面對可能動搖他們根本的《流浪地球》,這些人有動作李謙從來不覺得奇怪,只是沒想到會這麼瘋狂。
這已經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不計成本、完全不在乎觀眾的口碑,強行要把《流浪地球》拉下馬。
當初《戰狼2》沒有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因為片子屬性不一樣,他們也不敢太過了,要不然惹了上面不高興,那就完了。
《紅海行動》也遇到過一定的阻力,不過他們卻借《紅海行動》在貶低《戰狼2》,畢竟二者的影響力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哪吒》是動畫電影,沒多大影響,反而方便了跟風撈錢。
《流浪地球》儼然就是另一部《戰狼2》,又沒辦法跟風,這拼命往死里弄也正常。
畢竟是擋了他們財路,恐怕在一些人心裡,和殺了他們父母差不多,現在心裡估計是恨死了李謙和郭凡。
李謙倒是有點好奇,如果《魔都堡壘》和《流浪地球》一樣爆了,企鵝會怎麼做。
為了防止電影本身口碑太爆炸,自己黑自己?
可惜看不到了,爆炸是應該會爆炸,可是炸錯人了。
聊了一會,李謙也就不耽誤郭凡他們跑宣傳了。
“你們該幹嘛幹嘛吧,這點事我來應付就行了,起不了什麼風浪。”
“老大,你打算怎麼應對,這次基本上是對上電影圈的大半資本了。”郭凡還是有些擔心。
就從公開力挺《流浪地球》的都是他們一派的人,行業其他人基本上沒有幾個說話,都一聲不吭,就看得出來了。
上次《哪吒》大賣的時候,那簡直了,各路明星都站出來蹭熱度。
什麼畫畫變身後哪吒和敖丙的素描啊,COS哪吒的裝扮啊,不管男的女的,一線流量還是三線小偶像,就沒誰沒發過跟哪吒有關的東西,而且還不是隻蹭一次。
這次呢,同樣大爆,現象級的片子,全都啞巴了。
前幾天還有人轉發,口口聲聲喊著小破球加油,現在資本動手了,都不吱聲了。
演戲演戲不行,唱歌唱歌不行,見風使舵的本事不小,全都屬烏龜的。
李謙卻沒當回事,笑笑道,“屁大點事,要不是他們動靜太大了點,我都懶得理,放心吧,我一句話就給他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