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新確立南越的版圖,戰後朱由校決定在廣州接見莫敬寬和暹羅、占城、真臘、華英的國王,共同簽訂《廣州條約》,正式將馬江以北的土地以及金蘭灣劃歸明朝,馬江至廣平為南越莫朝,廣治、廣南由華英管理,原華英、南蟠的土地重新併入占城。閃舞明朝官員和商人可在各國境內自由出入,使用明朝的度量衡和貨幣。明確朝貢體系,禁止擅自與歐洲人來往,由明軍保護各國的海外利益,共同對抗外來勢力。
條約簽訂以後,各國都得到了實惠,自然歡天喜地的對明朝感恩戴德,朱由校趁機在越秀宮設宴款待藩屬,藉著酒勁走到真臘國王吉哲塔二世面前,旁敲側擊的說道
“聽說國王愛江山更愛美人,為此不惜以土地為聘禮,這讓朕自嘆不如。大明帝國雖然疆域遼闊,可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這件事發生在天啟元年,當時阮福源為了擴張地盤,將自己的女兒阮玉萬嫁到真臘,吉哲塔二世便將普利安哥地區贈送給廣越,允許他們在那裡建立城鎮,阮福源的勢力得到很大的增強。事後在與占城的戰爭中,真臘更是出兵支援阮福源,最終將佔城分裂為華英、南蟠、占城三個國家,阮福源開始逐步蠶食南方的土地和人口。
此時朱由校舊事重提,吉哲塔二世悔不當初,慌忙下跪請罪,表示已將阮玉萬及其生養的子嗣處死。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願意效仿明朝與暹羅聯姻的先例,挑選適齡的公主出嫁。
朱由校心想南越自衛反擊戰的戰略目的已經實現,沒必要再與各國有太多的瓜葛,只要明朝佔據馬江以北和金蘭灣,完全可以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商業活動牢牢控制整個中南半島。
事後朱由校攜帶勝利的光環返回京師,城內官員和百姓自發到德勝門迎接。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朱由校高興之餘深知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地位已經非常穩固,完全可以推行一些更為犀利的改革措施,為走向共和開始提前佈局。為此他揮手示意大家安靜,高聲呼喊道
“人民萬歲,中華民族萬歲!”
自古亂世出英雄,所有才會有“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句成為中國歷史命運的名言,英雄可以改變時勢,但他們的背後還有很多能臣良將和無名之輩。朱由校知道自己的這點成就全賴朝野一心、軍民用命,榮譽屬於整個民族。當然在這份殊榮的背後還有百姓的不堪重負,為了能讓老百姓分享到戰爭的紅利和對外貿易的實惠,他決定取消內地兩京一十三省的農民在當年的賦稅,藉此來休養生息,儘快恢復生產。
朱由校可以說是歷史上首個高呼人民萬歲的君主,這在當時如同平地驚雷,嚇得周圍的百官不知所措。好在遠處還有很多人沒有聽清,他們的歡呼聲很快就將這種情緒淹沒。35xs其實在中國古代一共有二十三個王朝,三百多位皇帝,不管他們生前如何窮奢極欲,或是為自己修建龐大的萬年吉壤,最終都無一例外的躺在一席之地,功過是非自有公論。可見萬歲這個稱呼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而中華民族卻在不斷的融合、發展、壯大,從黃河流域一直延伸到整個東方。
在這股盲目的個人崇拜下,朱由校冷靜的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認定這是深化改革的最佳時機。他先是命魏忠賢和魏朝以雷霆之勢掃除了東林餘孽把持的東南財政,將商業稅、礦稅和鹽茶瓷鐵的收歸司禮監,然後破格提拔那些有軍功或是留洋經歷的新型人才。這些人都是政治利益中的新貴,野心勃勃,容易接受新鮮的事務,是這場維新的支持者、執行者。
鑑於農業對於一個人口大國的重要性,維新的第一項仍是勸課農桑。自從推行一條鞭法以後,各項賦稅都明確的以銀兩計算,由朝廷統一徵收,杜絕了地方官吏層層盤剝的陋習,不但朝廷的歲入逐年增加,而且老百姓的負擔也減輕了很多,今年朱由校又下旨取消農民的賦稅,這對於農業發展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另外,在部分地區試驗種植的玉米、土豆、地瓜、西紅柿、花生、豆角等外來農作物也開始在全國境內推廣,極大的增加了土地的產出。在此基礎上百姓將名下的耕地按比例改種桑樹等經濟作物,由朝廷按照統一的官價徵收,這就為重商主義開闢了肥沃的土壤,大大加快了明朝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可以在世界貿易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這項百年大計朱由校從未放鬆過,但歷史規律還是要遵循的。如果說之前把僵化的八股文改為申論和行測是小試牛刀,那麼這次朱由校準備在封建制度的要害插一把利劍。他先是立法的形式將簡體字和普通話定為官方的標準,接著取締所有的私塾和書院,由國家興建那些推行義務教育的場所,重新編寫教材,招聘新學人才,開始初步的近代思想啟蒙運動。
第三是軍事改革,將對外擴張定為國策,透過定期打一場境外戰爭來保持軍隊的作戰能力和保護海外的利益。在軍隊內部引入政審工作,由武將負責軍事訓練,文臣負責政治思想教育,軍機處下達作戰任務,確保軍隊能夠服從指揮,忠於祖國和人民。在火器研發方面,保證裝備一代、試驗一代、設計一代、預研一代,確保明朝的火器領先西方。
雖然冷兵器已經逐漸退出了戰場,但明朝士族和功勳對於寶劍的喜愛並未消退,畢竟劍乃兵器中的翩翩君子,是一個民族尚武崇豪的載體,也是君臨天下的王者之器。為此徐光啟等人繼續改進冶煉工藝,提高精鋼的效能,除了打造更為鋒利的佩劍外,還在火槍的前端加裝刺刀,進一步提升作戰的靈活性。
第四是提高商人的地位,允許那些接受完義務教育的商人子弟參加科舉考試。由於朱由校一直牢牢的把控著對外貿易活動,這裡的商人主要是指那些有股份的工人和勞動者。隨著重商主義的發展,江南地區已經出現了近代資本主義的絲織作坊,為了遏制這種容易加劇貧富差距的制度,朱由校首次引入工會制度,確保工人階級的利益。
其實這次維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工人階級引入到國家建設中來,成為一股新興的政治力量,幫助朱由校抵制士族對官僚集團的壟斷和資本主義對士族的腐蝕。人們常說明朝是最有骨氣的一個王朝,崇禎寧死也不肯退守南京,可滿清入關後多爾袞憑藉著人數不到十萬的八旗勇士便能縱橫中原,大肆屠城,強制剃髮,修改服飾,焚燒書籍,請問在這個時候那些最有骨氣的明朝官員去哪裡了?明朝滅亡後,只有朱元璋的後代和老百姓遭殃,士大夫們很快便搖身一變成為漢奸走狗,美其名曰滿漢一家,這和鬼子提的中日親善有何區別嗎?
思來想去,我認為東林黨的變化主要是因為他們成了資產階級的代表,已經嚴重的脫離了人民群眾,而崇禎上臺以後為了取得他們的支援被迫取消商業稅和礦稅,將軍餉的負擔加上農民頭上。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近代的中國更是血淋淋的,先烈們探索了很多的救國之路,最終還是依靠錘子和鐮刀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