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朝堂裡有半數以上的大臣是朱由校直接提拔的,特別是武將都曾跟著他北伐和西征,無不崇尚皇帝的披堅執銳,捨生忘死。他們見朱由校語氣堅定,心知大戰來臨,征服倭國與以往陸戰不同,需要海軍的鼎力支援。孫承宗作為帝師,深知當年太祖朱元璋不爭倭國的無奈,上前勸諫道:
“有明一代倭寇禍亂東南,劫掠不盡,死傷無數,大明百姓對其恨之入骨。如若聖上振臂高呼,天下必然響應,可以說抗倭幾乎不需要朝廷進行動員便可以全民皆兵。不過北方初定,民族聯盟和絲綢之路都需要派出軍屯駐防,如此廣闊的疆域也需要設定流官管理,這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對於孫承宗的建議,朱由校也知道目前遠征倭國並不是當務之急,朝廷的首要任務是消化東三省和河套、貝加爾湖、吐魯番、青海的疆域,然後持續推行新政,透過軍事改革和公路網建設強化對傳統的兩京一十三省的控制。不過隨著海外貿易的繁榮,倭寇的隱患愈發嚴重,這種潛在的威脅就像摟著一顆不定時炸彈,始終讓人無法安心。
“朕看宮廷檔案,嘉靖末年戚少保和俞將軍徹底平息了倭患,但他們的主力尚在,轉頭便前往南洋一帶作亂。商周祚和南居益、沈有容他們都曾與這些倭寇交戰,具體的戰況就由南愛卿給大家講講。”
與倭寇、紅毛夷的海戰是南居益的成名之作,數次交手都以少勝多,這才引起朱由校的重視。目前南居益已由福建巡撫調任東海艦隊的總督,與東部戰區都督洪承疇共同負責征服倭國的戰略,可謂紅極一時,位高權重。青雲直上的南居益深知今日之功全依仗小皇帝鼎力支援,對其感激涕零,聞聽朱由校的話後恭謙的上前回道:
“啟奏聖上,天啟二年臣巡撫福建,曾在東沙群島一帶與倭寇的村上艦隊交火,一戰盡數殲滅了一百多艘戰船。今年年初,華遠貿易公司的商船遭到西班牙的騷擾,臣與鄭芝龍將軍一同在澎湖海域將其擊敗,並生擒夷王高文律。”
南居益輕描淡寫的講述了兩場海戰的經過,朱由校深知其對中華民族的意義,鄭重其事的說道:
“南愛卿兩次抗擊外族,與先前的戚少保、俞將軍、胡總督以及現任兩廣總督的商周祚都可以稱作中華民族的英雄。只是夷人雖敗,但元氣尚在,要想徹底消除海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切忌驕躁。”
說完他不等南居益回話,轉頭又對黃克纘說道:
“朕聽萱萱說你的老家時梅林,想必黃五部少時也曾親眼目睹過這些倭寇和紅毛夷是如何禍害沿海百姓的?”
朱由校之所以要拉自己的太嶽下水,是因為兩日前黃克纘的一封奏摺,其中提到了發生在萬曆三十一年的呂宋慘案。為此他命曹化淳調閱宮廷檔案,仔細閱覽了這段屈辱的歷史。
十六世紀晚期,福建華人與西洋的貿易迅速發展,大批華人前往菲律賓定居,人口達數萬之眾,被英、荷、西、葡等國視為眼中釘。此時明朝也在反思與倭寇的作戰,其中《籌海圖編》、《嘉靖東南平倭通錄》等權威著作中都認為這些人當中真正的倭奴只有十分之一、二,其餘都是逃往海外的華人。為了討伐這些吃裡扒外的內奸,明朝地方官員夥同西班牙人一同進攻在呂宋島林加延灣自立為王的巨盜林鳳。
在這種背景下,公元1603年西班牙人對華人進行第一次屠殺,無辜的冤魂有三萬多人,後來阿發洛斯把俘虜每兩人捆成一對交給當地的倭人屠殺,然後將死者的財產進行私吞、拍賣,強盜本性暴露無遺。
(注:第二次屠殺發生在崇禎十二年,因與劇情不合,此書中不再講述。)
呂宋慘案又稱大侖山慘案,這是白種人第一次對中國人進行有組織的大規模屠殺,因此事發生在海外,朝廷又仇視這些通倭的內鬼,所以並沒有引起神宗皇帝的注意,只是斷絕海泊、兵屠釜山來防止引火燒身,甚至有些官員還幻想西班牙人乃“聰慧審慎之人,必為屠殺如此大量華僑而追悔莫及”。
此事過去了二十多年,朱由校讀來如鯁在喉,是可忍孰不可忍!雖然這些華人有些出身海盜,還勾結倭寇、紅毛夷搶掠東南沿海,但他們的生死應該由朝廷審判,再怎麼說他們也是中國人。
黃克纘見皇帝手裡拿著自己的奏摺,心裡已經明白了大半,立時說道:
“陛下聖明,老臣祖籍確是福建省梅林縣。早年間東南沿海飽受倭寇襲擾,很多閩南人便興起了一股下南洋的浪潮,足跡遍佈南洋各國。陛下所提及的呂宋慘案正是那個時候的事情,西班牙人貪圖我朝商人的財富,不惜動用武力屠殺掠奪。當時我朝經歷三場大戰,國庫空虛,各地又災情頻發,加上北方邊患的壓力,根本無力派出水師南下保護僑民。
老臣每每想起此事便扼腕嘆息,這才決定臥薪嚐膽研究西洋的工藝,將他們的鑄銅技術與中原的熔鐵手段融合,鍛造出了材質更為可靠的鋼錠和銅錠,目前已應用到王恭廠製造火器和跨河修建橋樑。
另外,老臣曾請求商、南兩位總督前往南洋招募那些有技術的難民,將他們安排到王恭廠和軍隊當中,使得將士們對大炮的測距、瞄準、調整仰角、裝填彈藥乃至最後的發射要領都有所質的提升。
義州血戰時,這些人曾幫助塞北侯容師偃守城拒敵,創造了一炮擊敵過百、炸死兩名千夫長的記錄。舟山海戰後,聖上運籌帷幄全殲荷蘭艦隊,透過借鑑他們的造船、鑄炮技術,我朝的海軍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完全可以與西洋戰船做一對一的交鋒。”
對於小皇帝和黃克纘的雙簧,眾人早已識破,不過等黃克纘講完早朝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時辰。俗話說人有三急,眾人皆是有苦難言。朱由校坐在龍椅上悠閒的點了根菸,一邊吞雲吐霧一邊嘲弄的看著這群頑固不化的書呆子,暗想什麼蠻夷之地,什麼愚昧無知,如今壞人都欺負到家門口了,還特麼幻想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難不成要學慈禧那樣等八國聯軍打進來再跪地求饒?
等他準備點第二袋煙的時候,眾人已然明白小皇帝這是要玩疲勞戰術,再不表態的話怕是要連午朝都要在皇極殿內進行了。於是在屎尿的逼迫下,群臣接連表示倭寇罪不可赦,洋人其心可誅,要求朝廷出兵為那些無辜的死難者報仇雪恥,朱由校見目的達成哈哈一笑,這才輕快的走出大殿。
其實朱由校並不急於對西洋動手,這次動員只是想傳遞一個訊號,那就是明朝絕不允許外夷欺辱海外的華人。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前往海外的華人越來越多,朝廷甚至派出了大量的使臣到歐洲建立外交關係,可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目前歐洲正處於新老交替的階段,英格蘭、荷蘭急需得到明朝的支援來爭奪亞洲市場,可老牌的海洋強國卻表現的極為冷淡,甚至在考慮如何抵制明朝的擴張。當初葡萄牙只有幾百萬人口,卻建立了全球的殖民戰略,在很長時間內控制了所有的海上貿易,豐厚的回報立時引起了西班牙的垂涎。
在人口和土地的優勢下,西班牙很快便打造了一支無敵艦隊,取代葡萄牙成為新的海洋霸主。在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殖民者眼中,他們認為明朝只是一個日薄西山的老叟,國王甚至想夥同倭人從海上登陸,征服這個落後的國度。當然這個瘋狂的舉動最終因王儲之爭而被擱淺,可盤踞在東南亞的西班牙人依然保持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不斷排斥前往呂宋的華人。
當西班牙從宮廷內耗中走出來後,腓力二世將目光盯上了英格蘭的新教徒,著名的英西海戰就在這個時期爆發。結果是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英格蘭人也受到重創,一直依附於西班牙王庭的荷蘭人趁勢崛起,成為海上馬車伕。
從萬丹灣海戰開始,荷蘭人便在東南亞確立了殖民地位,很快便將爪哇、馬來亞、南越、倭國納入殖民體系。未逢敵手的荷蘭人很快便將目光盯嚮明王朝,先前東印度公司的總督普特斯曼全軍覆沒,繼任者高文律認為這是他個人無能所致,很快又集結了數十艘戰艦出現在澎湖海域,妄想阻斷明朝海外貿易的航線,透過索取鉅額的保護費來進一步控制明朝的商業。
當然這種跳樑小醜很快便被南居益吹燈拔蠟,此時的東海艦隊不但效能超越西洋海軍,而且還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舟山船廠每年下水的戰艦噸位要抵上歐洲的總和,大連、寧波海事學院的學霸們與鄭芝龍這些傳統海盜結合後,對於海洋的渴望已經超越西洋海賊,在軍功至上的明朝他們急欲建立功勳,為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
此時大明王朝這艘巨大的航空母艦已經拔錨起航,誰也無法阻擋中華民族走向星辰大海。我們熱愛和平,想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水平,我們也願意伸出友誼之手幫助那些與明朝交好的國家,一同享受貿易帶來的便利,但是我們絕不會對強盜心慈手軟,更不會傻傻的用說教來對付西洋人的火炮。縱觀歷史,只有強者才會話語權,所有的真理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