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8.項莊舞劍

特林大捷的訊息很快傳遍整個北方草原,諸部首領終於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眼中的羔羊已經武裝到了牙齒,隨時可能到草原上幫助他們搬家。而且這個小皇帝野心勃勃,民族聯盟只是他扔出的一顆甜棗,手中的大棒已經懸在他們的頭頂。

與草原上的擔憂相反,朱由校的心情格外爽朗,他決定辦一個熱鬧的春節,然後到正月十五再搞一個花燈比賽。此時他的威望空前,對於他的旨意大臣們自然不敢怠慢,很快長安街的御道兩端便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龍燈、紗燈、花藍燈、樹地燈,尤其是浙江製作的月影燈,工藝極為複雜,燭燈一亮帳篷上的美女翩翩起舞,似春江花月,如雁飛魚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當鑾駕緩緩走出御道,觀賞花燈的百姓紛紛湧到兩側,想一睹天啟大帝的容貌。由於事發突然,身旁的彩虹衛士個個神情緊張,生怕有什麼意外出現。朱由校也被這種景象所震驚,不過他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全,而是欣慰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天下人的認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只要心裡裝著百姓,百姓也會擁戴你。這幾年朱由校哪怕從內務府調撥銀兩也要推行新政,讓原本餓殍遍野的中原地區變得豐衣足食,手工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讓百姓殷實起來,大明終於嚐到新政的甜頭,進入發展的快速軌道,國強民富不再只是夢想。

繁華落盡,激情退卻,一切又歸於平靜。春節假期過後,大明公司又開始運轉起來,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朱由校按照孝宗皇帝的舊制正式恢復午朝制度,整日與內閣、軍機處的精英們商議政務,逐個召見封疆大吏稽核他們的業績。

這其中最為積極的便是工部尚書黃克纘了,考慮到他的孫女已經入駐乾清宮,但一直沒有正式的名分,這隻老狐狸自知唯有效仿熊廷弼那樣給皇帝賣命才行,沒有成績是很難矇混過關的。

“啟奏聖上,五縱四橫的道路網已經初見成效,驛站附近開始大規模的遷徙村民,一改先前閉塞的狀況。修建跨河大橋的精鋼和木材已經陸續運往各地,老臣會監督後續的施工情況。

水利方面,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的堤壩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加固,各支流修建的蓄水湖、攔河壩等設施開始發揮功效,不但讓沿岸的百姓擺脫洪水的困擾,還能促使他們旱澇保收。”

聽完黃五部的彙報,朱由校打內心高興他的工作成績,不過此時並不是攤牌的時機,他還需要黃克纘幫他主持大局。為此他轉向戶部尚書楊漣,面無表情的問道:

“遷往關外和哈密、吐魯番、青海的百姓現狀如何?”

楊漣本以為小皇帝會當眾表揚太國丈幾句,沒想到他並不按常理出牌,略顯尷尬的看了一眼黃克纘,然後回道:

“回陛下,有西南四省改土歸流的例子,一條鞭法已經在境內全部實行,遷徙的百姓不但足額拿到了朝廷的補貼,還及時的獲得了土地,目前來看這些地方的移民情緒穩定,新的人口布局已經達到預期的目的。”

朱由校心想老百姓能拿到足額的補貼才怪,你們層層剝皮最後剩不了多少,各地的錦衣衛和內監已經發現了大量剋扣、貪墨、瞞報的情況,你卻還有心思跟我在這裡唱高調。

“楊愛卿是不是過於樂觀了?政策的好壞除了考驗掌權者的智慧,還需要執行者的落實,中間若是沒有監督和制裁,老百姓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黃克纘和楊漣都是碰了一鼻子灰,自知這個小皇帝不好糊弄,尤其是他允許各地的特使可以風聞言事和呈送密摺,對地方的情況瞭若指掌。好在朱由校並沒打算對他們發難,只是稍作警示便開始詢問其軍事改革的情況。

目前孫承宗和方正化等人打造的新式陸軍已經成型,全部裝備新式火器作為主戰武器,相應的編制和戰術也已完善。透過吸收荷蘭人、英格蘭人的燧發槍技術,王恭廠改良出了可以定裝彈藥的擊發槍,把彈頭、發射藥、引火藥裝到同一個彈殼裡,使得射擊更為高效精準。在趙士禎發明的掣電銃的啟發下,徐光啟和畢懋康朝著子母銃的方向研究,不僅發現了氣密性對射程的影響,還在槍膛中使用來復線,大大提升了射擊的距離和精度,使得明朝的火槍水平已經接近早期的弗格森式步槍。

當然這些技術的研發都有朱由校無意間的指點,這種弗格森步槍的核心原理就是在槍膛的後部使用螺栓和螺母,將子彈和火藥倒進去以後擰緊,再從火盤中裝填發射藥,操作簡便安全,配合早期步兵的三段擊打法,已經實現了不間斷射擊。

同時,研製德萊賽式步槍的計劃也正式立項,這是人類武器史上的第一種針發槍,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參考小時候玩過的洋火槍。這種槍用撞針衝擊子彈的尾部,利用發射藥將彈頭髮射出去,其原理已經接近現代步槍,但是受制於材料和製作工藝的因素,很難煉製出可以反覆使用的撞針和可以實現內部燃燒的彈殼,還需要耐心的等待。

與陸軍相比,海軍的發展也有質的提升。自從俘獲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戰艦以後,南居益和沈有容就開始喪心病狂的仿製這種蓋倫帆船,加上東方工匠的智慧後已經與英格蘭的戰列艦標準處於伯仲之間。在子母銃的啟發下,海炮的膛內也增加了線膛,加上觀瞄系統的應用和射擊知識的普及,火力不可同日而語。人才方面,大連、寧波海事學院的首屆畢業生已經進入東海、南海艦隊服役,成為大明海軍的骨幹,同時還吸收了眾多西方航海家和十八芝的水手。

由於海軍的壯大,以天津、上海、泉州和廣州為中心的商業貿易圈逐漸繁榮起來,海面上的商船頻繁的穿行,將明朝的絲綢、瓷器、茶葉、藥材、書籍等貨物運至世界各地。

不過鄭芝龍匪性難改,自從掛上華遠貿易公司的金字招牌後,在海洋上肆無忌憚,不僅逼著過往的船隻懸掛大明龍旗,還坐地收保護費。這種以民間武裝的名義推行海上霸權,搞得歐洲的商人有苦難言。

貿易的增長讓朝廷的歲入逐年增加,充盈的國庫也加快了新政的程序,很快朝廷就將奴兒干都司改為三江省,以特林衛首府,往北經雅庫斯克直抵北冰洋,由袁應泰擔任巡撫,陳策為總兵,將域內的通古斯、羅剎居民全部編入明朝戶籍,同時明令禁止在當地與沙俄進行任何貿易。

子卿城開始修建後,以此為首府設定北海省,由王化貞出任巡撫,戚金為總兵,在城內為草原各部首領建造官邸,鼓勵他們的後代到京師學習、任職、定居,透過民族平等的政策逐步完成同化。

伴隨著北方的穩定,朱由校終於可以集中精力推行海洋霸權。為了刺激那些秉持陸地為王的大明精英,他特意傳召臺灣的顏思齊和長崎的楊天生、李國助入朝參政。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顏思齊根據先前交代的劇本娓娓說道:

“啟奏陛下,罪臣早年逃亡日本,以裁縫為業,兼營兩國之間的海上貿易,曾任倭奴平戶地區的甲螺。承蒙皇恩浩蕩,不但赦免了臣的罪行,還以欽差的身份經略大小琉球。臣上任以來誠惶誠恐,凡事不敢不用命,以新港為中心逐漸將島內的土著居民納入大明戶籍,招攬有威望的人出任流官,募集精壯編入軍隊,如今已經可以向朝廷繳納稅賦。”

顏思齊此言一出眾人皆是目瞪口呆,暗道什麼時候皇帝任命了一位大小琉球的欽差,還悄無聲息的在那裡設定府衙、招募軍隊?

正當百官驚訝之際,楊天生接著說道:

“啟奏陛下,罪臣返回長崎後,買通了荷蘭人和九州島上的一些大名,共同對抗江戶幕府的禁教、禁商政策。目前朝廷已經控制大小琉球,隨時可以封鎖倭國的貿易航線,然後附以濟州島、釜山港和特林的距離優勢,將長崎作為跳板,可迅速佔領倭國四島,如此以來大明海疆的匪患可永絕。”

楊天生的話如同晴天霹靂,再次將滿朝的文武百官驚如呆雞,還來不及反應就聽朱由校說道:

“顏愛卿和楊愛卿都是朕的臣子,以後勿再自稱罪人。朕知道你二人都曾是十八芝的成員,一度想推翻倭人的政權後自立門戶。目前鄭芝龍已經歸依朝廷,成為新成立的華遠貿易公司的總督,你三人有何打算?”

朱由校這是明知故問,顏思齊和楊天生早在寧波的時候就接受了朝廷的招撫,現在不過是演雙簧罷了。李國助何等聰明,假裝請罪回道:

“陛下聖明,倭人四島原本藩國林立,自織田信長以來逐漸走向統一,豐臣秀吉篡位後貪心不足,意圖吞併朝鮮問鼎中原。西征失敗后豐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乘機作亂,不僅組建了新的幕府,還將豐臣秀吉的族人全部誅殺。

不過德川家康只是形式上統一了倭國,各地大名多是陽奉陰違,不斷對抗江戶的統治。德川家康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禁止西洋商人在島內傳教和經商,這引起了各國的強烈不滿。為了獲得足夠的軍費,德川家康拼命的盤剝百姓和商人,弄得各地民不聊生,烽煙四起。臣認為目前是介入倭國內亂的最佳時機,聯合西洋人壓縮倭人的出海空間,最後將他們困死在島上。”

李國助的話說得非常露骨,這引起範景文等一干老臣的強烈反對,甚至搬出了朱元璋的遺訓,說倭奴為不徵之國。其實相較於中原文明的富庶和繁榮,倭國本就是一塊蠻荒之地,朱元璋曾說過他們國王無道民為賊,這才不想納入明朝版圖。況且明朝初期百廢待興,他首要的任務是恢復生產,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才對倭奴的挑釁一忍再忍。

與明朝的容忍相反,倭寇卻越來越猖獗,到嘉靖年間開始大規模的禍亂東海沿海地區,搶掠財富,屠戮百姓,逐漸暴露了覬覦天朝的野心。豐臣秀吉掌權後,甚至發兵攻打朝鮮,妄圖吞併中原的錦繡河山。

當朱由校慢條斯理的回憶完這段歷史後,大臣們這才發現小皇帝惦記倭國不是一天兩天了,他不但表現出了強烈的征服慾望,還掌握了極其豐富的資訊,如此看來明朝的東征已經箭在弦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