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4.請君入甕 (2 / 2)

聽聞此話熊廷弼自知小皇帝道高一尺,女真人和朝鮮人有著世仇,讓他們去鴨綠江一帶可謂一石二鳥,這比先前扶弱鋤強的分化策略還要老辣。

這步棋朱由校早已謀劃許久,春節剛過就命戚昌國親赴遼東統計女真各部的人數,同時命左光斗和趙彥分別在甘肅和山東落實遷徙的村落。盧象升則以欽差的身份前往宣府,與董漢儒開始招募當地的勇士。

對於孫承宗的擔憂,朱由校也是如鯁在喉,畢竟皇太極的破壞力太大。為了避免這顆老鼠屎壞了自己苦心熬的一鍋粥,等孫、熊二人剛走他便去詔獄提審幾個羅剎首領。這些老毛子淪為階下囚後,朱由校先是將那些蠻橫暴戾的人當場斬殺,然後用好酒好菜招待乖巧之人,後來還給他們配發了倭國的歌妓,逐漸腐蝕他們的抵抗意志。

一開始這些人還有所顧忌,很快便拜倒在倭妓的石榴裙下。據他們的供述,對外擴張是羅曼諾夫王朝的既定國策,幾代人都在做著相同的事情。沙皇米哈伊爾登基後,與波蘭、瑞典打的焦頭爛額,吞併了第聶伯河以東的廣大地區。

同時斯特洛岡諾夫家族打著收購毛皮的幌子,大肆繪製東西伯利亞的地圖,利用私人武裝不斷征服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並修建了雅庫斯克作為侵佔遠東的堡壘。這支萬餘人的火槍兵就是在那裡集結,在皇太極的帶領下進入關外,意圖搶掠富饒的東方城鎮,擴張帝國的版圖。

如此雄心壯志,朱由校反而對這些侵略者恨不起來,他非常敬佩諾曼人骨子裡的擴張精神,這與秦國有相似之處,好的東西應該得到發揚和傳承。明朝雖然屢屢打敗外敵的入侵,但從未想過要控制更多的地域,這本身就是一種落後。表面上看是因為中原地區富饒,沒必要去佔領蠻荒之地,其實質是皇權的自私,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將整個民族捆綁在土地上,用程朱理學禁錮人們的思想,以求龍永遠生龍,蛇永遠生蛇。

單從這一點來看清朝做的更好,透過康、雍、乾三代的征伐,將新疆、內蒙、西藏納入中國的版圖。現在看來這些當初的蠻橫之地反而成了戰略要衝,這是滿清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

面對皇帝的提審,斯特洛岡諾夫早已不復當初的暴戾,只是依然保持著那種雖敗猶榮的驕傲。雖說義州之戰他全軍覆沒,自己也成了明朝的俘虜,但是他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明軍仍能從容指揮,幾乎沒讓孫傳庭佔到便宜,這足以說明他有驕傲的本錢。

“大明皇帝,雖說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但貴軍就沒有勝之不武的嫌疑嗎?”

對於他的問題朱由校不置可否,先是命俞定邊給他倒滿一杯燒刀子,然後才緩緩說道:

“將軍從莫斯科一路打到義州,縱橫萬里氣勢如虹,沿途的遊牧部落深受其害,紛紛派出使者請求將你們梟首示眾。朕雖有心放爾等一條生路,可此去關山萬里將軍自覺生還的機率有多大?”

當初斯特洛岡諾夫在皇太極的蠱惑下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搞得草原上怨聲載道,眼見這幫羅剎人兵敗被俘,紛紛派使者請求手刃仇人。

斯特洛岡諾夫當然明白朱由校有意放他一條生路,內心歡喜不已。可是他自知僅憑這七百多殘兵敗將是不可能安全返回莫斯科的,一想到要在牢獄中空度餘生又心有不甘,喪氣的說道:

“我本想與貴國進行通商貿易,可是沿途勢如破竹讓我開始膨脹,加上皇太極的蠱惑,這才冒犯了大明帝國的天威。我們以六萬人馬圍攻義州,數月都無法登上城牆,兵敗被圍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奇觀山一戰,我看得出貴國的指揮官是在用車輪戰的方式鍛鍊新軍,這才讓我有時間修築工事進行抵抗。可是貴軍的裝備雖然精良,但具體的戰術還顯得生疏,倘若皇帝不棄,我願意留下來幫助訓練這支隊伍。”

朱由校心知他是在和自己做交易,無非是想趁機撈點好處,然後再說服自己派兵護送他們回國。這要在以前他可能還會考慮聘請一批沙俄教官,但此時他已經有普特曼斯等荷蘭人的幫助,談判的籌碼自然要高一些。

“將軍能有此意朕心甚慰,也很感激你的誠意。聽說你在勒拿河修建了一處堡壘,不知是何用意?”

此話戳穿了斯特洛岡諾夫的小算盤,他原本是想回國後進行休整,然後繼續利用雅庫斯克往東擴張,同時南下與明朝進行貿易。聽聞皇帝早已對他的行動了若指掌,為求自保不免悵然若失的回道:

“勒拿河地處極北,冬季漫長寒冷,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不過皇帝若是喜歡我可以獻出來。”

朱由校見他臉色陰晴不定,知道這個人可以利用,蠱惑道:

“朕知道你修築雅庫斯克城耗費了許多金錢,你回國時會給予足額的補償,同時朕會命一個千人隊護送你從西域一帶回國,這樣就可以繞開漠北的仇家。另外,朕聽說你們的沙皇一直多病,希望你能帶去朕的問候,藉此開啟兩國的友好之門,必要時可以共同出兵維護西域的利益。”

這些年斯特洛岡諾夫家族越過烏拉爾山脈向東擴張,同時利用和東察哈臺汗國的交情染指西域,聽聞朱由校的勸告他腦海中仔細盤算起來。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朱由校肯放他回國一是想讓他協助抓捕皇太極,二是明朝需要藉助沙俄這個強援打通陸上絲綢之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