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2.三方佈置 (1 / 2)

雙方就這樣相持了十多天,努爾哈赤已經找到了守軍的弱點,呂宋大炮雖然威力大,但過於笨重不能快速移動,只要繞開這些大炮的射擊區域,就可以全力攻城。

眼見破城有望,努爾哈赤連夜部署人馬,傳令兵卻給他帶來了兩盆冷水。一是明軍主力開始向撫順方向移動,意圖切斷八旗兵的後路。二是赫圖阿拉城外發現兩支五千人的騎兵,他們準備刨了努爾哈赤的祖墳。

原來,在努爾哈赤大軍開拔的同時,左戰秘密派遣黃得功、曹文詔兩員虎將,各帶五千勇衛營到達皮島,與袁可立、毛文龍的水師合兵一處。等到瀋陽保衛戰開打,皮島的軍隊登陸後直撲赫圖阿拉。此時城內只有老弱把守,很快便被明軍攻陷,袁可立、毛文龍將城內的家眷、財物從海上押解到京師,黃得功、曹文詔燒燬房屋後率部向清河進攻。

此時的努爾哈赤如夢初醒,明軍主力一直按兵不動並不是被打怕了,而是在迷惑自己,吸引八旗主力攻城,然後派奇兵奔襲自己的老窩。一旦自己的大軍想回撤增援,明軍主力和瀋陽守軍會立即出擊。這種結果是他承受不起的,明軍敗了可以捲土重來,他若敗了就什麼都沒了,果斷丟下城外那一萬多具屍體,連夜撤到楊松嶺一帶佈防,阻斷明軍主力東進的路線,派代善、嶽託率正紅旗尋找境內的那兩股明軍。

瀋陽的捷報很快傳到京師,朝野上下大悅。左戰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勤政殿內連說了三個好字。如果真的打敗了努爾哈赤,那歷史將被改寫,他和中華民族又該何去何從?

不過努爾哈赤主力尚在,左戰不敢大意,看完熊廷弼發回來的密報,又拿起他寫給神宗皇帝的奏摺細細斟酌。

當初薩爾滸慘敗,鐵嶺、撫順、清河相繼失守,熊廷弼發現遼東已經守不住,便提出了著名的三方佈置:以山海關為中心,往北打造關錦防線,阻止八旗兵繞到宣大防區;以天津、登萊為中心,訓練水兵準備跨海登陸作戰,直插建虜後方。

這個方案前面是對的,後面卻是異想天開。一旦將遼東拱手相讓,遼南和朝鮮也要丟失,努爾哈赤將有足夠的實力去征服蒙古。屆時關寧錦防線就是擺設,他完全可以從宣大防區直插中原腹地。由此可見,熊廷弼是位優秀的將領,但絕不是帥才。

如今努爾哈赤後撤到鐵嶺、撫順、清河一帶,明軍士氣高漲,已經進入左戰預想的第三階段,一個新的三方佈置已經浮現:由蒙古騎兵出擊鐵嶺,打通與通古斯、葉赫的聯絡,防止建虜北上逃竄;由李如柏率朝鮮軍隊從義州、鎮江出擊,進駐甜水站堡,然後向清河方向推進;由熊廷弼率明軍主力向撫順進逼,緩解瀋陽的壓力。最終將努爾哈赤趕到薩爾滸一帶,為十萬明軍雪恥招魂,而將給予努爾哈赤最後一擊的是孫承宗的十萬新軍,為此他決定親自去一趟山海關,檢查一下這支新軍的備戰情況。

從故宮到山海關的距離約六百里,現在自駕遊開車不到四個小時,可是明朝沒有高速路,更沒有汽車,傳令兵在中途換馬的情況下需要一天,若要行軍則需十天,這也是為什麼左戰要命黃克纘抓緊拓寬這條官道。

為了節省時間,左戰決定微服出宮,一路與戚昌國、俞定邊、曹化淳等人披星戴月,談笑風生,一天兩夜後便到達山海關。

“傳陛下口諭,開城門!”曹化淳在左戰的授意下,徑直跑到城牆下與守城士兵交涉。

此時剛過寅時,還不得開城門的時辰。城門校尉聽得曹化淳此言,先是伸了個懶腰,然後緩緩說道:

“茲事體大,請稍等片刻,容本將前去稟告。”

說完,便不見了蹤影。

三月份的清晨在山海關喝西北風還是挺不爽的,左戰等人在城外站了半個多時辰,這才聽到城牆上一位守城士兵的說道:

“總督大人有令,出關必須有聖旨!”

俞定邊火冒三丈,正要上前破口大罵,被左戰及時攔住,勸說道:

“定邊稍安勿躁,他們這也是職責所在。你且將朕的太阿劍拿給他們,看看我們這位薊遼總督怎麼說。”

俞定邊恭敬的接過佩劍,又去交涉一番。這次左戰學乖了,果斷的下馬找了處背風的地方生火取暖。

約莫過了一刻鐘,城門緩緩開啟,孫承宗帶著眾將領如疾風般出現在左戰的面前,先是叩拜行禮,然後焦急的問道:

“老臣不知聖上漏夜來此,請恕臣接駕來遲之罪!只是這風高露重,聖上為何獨自前來?”

“免禮平身吧!”左戰一邊說,一邊跨上駿馬,迎風而立。此時天已破曉,孫承宗見小皇帝並無異常,情緒稍微平緩,又聽皇帝說道:

“不知者不怪,清晨點卯時你且陪朕到各營帳看看出操情況。”

對於皇帝的意圖,孫承宗一腦子糨糊,先是恭謹的將這個瘟神安排到總督府內休息,然後命令各軍緊急集合,接受天子檢閱。

皇帝來前線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軍營,歡呼聲漫山遍野。左戰從行營的佈置和集結的速度上就能看出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暗歎孫承宗果然是一代名將。他在短短的半年內不但訓練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還忙裡偷閒安排袁崇煥修築了寧遠城、大淩河堡,與錦州連成一片。

視察完北翼城,左戰來到關城內的大帳,在那裡接見了薊遼防區的將領。眾人按序分列,左戰持劍指著當中的沙盤說道:

“瀋陽戰役,祖大壽和李如楨擊潰建虜主力,斬殺萬餘人,重挫了敵人的銳氣。赫圖阿拉之役,俘獲建虜家眷無數,說明我們的騎兵也是很能打的。如今努爾哈赤龜縮到鐵嶺、撫順、清河一帶,進退兩難已是困獸之鬥,這是諸位將軍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這些將領早已聽說遼東的捷報,只恨自己沒有機會參戰。聽得小皇帝要讓他們去攻打努爾哈赤的主力,個個摩拳擦掌,請纓作戰。

左戰見故,繼續說道:

“目前三路大軍已經到達指定的位置,對建虜完成合圍,但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