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戰說到“但是”二字,故意將聲音拉的很長,用嚴厲的目光環顧四周,這才說道:
“建虜的主力尚在,努爾哈赤麾下還有八萬騎兵,可以依託廣闊的縱深進行周旋,諸位切莫輕敵,重蹈薩爾滸的覆轍。決戰的時機很快將至,朕命你們前出錦州,一旦決戰來臨,你們要像一把尖刀快速插進努爾哈赤的心臟。”
左戰說到激動處,憤怒的拔出寶劍指著沙盤上的薩爾滸。太阿劍鋒寒光奪目,殺氣乍現。
歐冶子和干將曾說過,太阿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劍氣存於天地之間,需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才可成劍。劍成後被楚國視為鎮國之寶,後被秦始皇所得,項羽燒燬阿房宮後取走此劍,垓下戰罷不知去向。左戰在倒賣內藏庫珍寶時不經意的發現這把劍,佩於腰間視若生命。
對於左戰的計劃,孫承宗很慶幸他能夠保持清醒的戰略眼光。此時絕不是決戰的時機,一來建虜主力尚在,貿然合圍八旗兵將在野戰中重創明軍。二是這場戰爭是不對稱的,努爾哈赤靠搶奪來完成補給,明軍卻需要從關內調撥糧餉。三是外夷不可依賴,任何時候都要提防蒙古、朝鮮、葉赫的聯軍。
對於孫承宗的擔憂,左戰也是心存顧忌。蒙古的林丹可汗、葉赫部的布揚古,都和努爾哈赤一樣野心勃勃。消滅努爾哈赤後,還要考慮如何平衡關外的勢力。
傍晚時分,左戰在孫承宗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天下第一關,望著北方連綿的山巒,他知道在山的盡頭明軍將士正在與建虜廝殺,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夕陽,掛在天際極為悽美壯麗。
如果祖國遭受到侵犯,
熱血男兒當自強。
喝乾這碗家鄉的酒,
壯士一去不復返。
滾滾黃河,滔滔長江,
給我生命,給我力量。
就讓鮮血染紅最美的花,
灑在我的胸膛上。
紅旗飄飄,軍號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向前進,
向前進,向前進
……
左戰高聲吟誦這首《中國軍魂》,氣勢雖沒有那麼豪邁,但意境卻感染了在場的將士們。他們為眼前這位只有十六歲的小皇帝的氣魄所震撼,一時掌聲雷動,左戰見狀振臂高呼:
“戰國時期的劍客,行俠仗義,遇到強大的對手明知是死也要拔劍,為的是劍客的尊嚴。你們是從全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是朕手裡的王牌。如果有一天與敵人狹路相逢,你們願意拔劍捍衛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嗎?”
“願意”
“為聖上而戰!”
……
底下的將士雖然回答不一,但是都被左戰的情緒感染,激情澎湃,只聽他繼續喊道:
“朕乃上天之子,戰略上藐視一切敵人,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同時我們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建虜兵鋒雖然銳利,但是人數少,沒有充足的兵源,所以取勝的關鍵是最大化的殲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殘陽如血,餘暉映在眾人的臉上。北風呼嘯,那是他們的怒吼。自古侵略者必將滅亡,左戰手持寶劍,欲問閻羅可有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