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赫圖阿拉到處都是裝滿糧食和財寶的馬車,一隊隊帶甲計程車兵驅趕著牲畜和漢奴,他們的笑容和腦門後的辮子一樣格外噁心。
(注:關於女真人的辮子,很多讀者都很好奇,嚴重懷疑愛新覺羅家的審美,這裡作者給大家稍微講吓。女真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代居住在松花江一帶,稱為蕭慎、挹婁、勿吉、黑水等。到了宋遼時期開始改稱女真,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北方後,女真族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
作為遊牧民族,狩獵、捕魚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如果留長頭髮會遮住眼睛,而且他們沒有充足的水源去定期清理自己的秀髮,乾脆就頂個大腦門,在後腦勺掛個小辮,美其名曰金錢鼠尾。另外,女真人信薩滿教,有種“捎小辮”的習俗。由於經常在外面打仗,人死了屍體很難運回老家安葬,這些人就在辮子上繫著自己的戶籍、姓名,類似美國水兵的紋身。小辮帶回家鄉後,當地的薩滿會招魂祭祀,算是魂歸故里。
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搞笑,女真人腦後盤個大辮子,休息時可以當枕頭用,類似日本女人背上的枕頭,隨時隨地可以躺下幹。不過這種說法純屬段子,因為早期的辮子都非常短小,到清朝中後期才開始稍微有點人樣,當然,即便是這樣,八國聯軍到北京後還是覺得我們像土著。)
努爾哈赤站在城垣上,俯視著城內的一切,像是做最後的道別。他已經決定開春後帶著全部家當西征,將瀋陽作為金國的都城,與蒙古、明朝形成鼎足之勢。為了他心中的這份霸業,八旗兵揮舞著馬刀四處屠戮搶掠,馬蹄下堆滿了累累白骨。
同樣的春節,蒙古草原上的大雪遮天蔽日,天地間一片蒼茫。野心勃勃的林丹汗剛出道就碰到努爾哈赤這個硬茬,損兵折將不說,自己的威信也受到各部的挑戰。他很不情願的接見了明朝小皇帝派來的欽差大臣,席間不無挑釁和蔑視,方正化卻坐在下面安心享用美食,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
林丹見對方並未被自己的言語激怒,氣急敗壞的說道:
“明使帶這麼點禮物,就想讓本汗協助出兵遼東,怕是你們朝廷的口袋已經空了吧!”
方正化放下手上的羊腿,拍拍手回道:
“大汗說笑了,我朝皇帝的賞賜非常豐厚,無奈草原上的部族太多。”
為了拉攏蒙古諸部,左戰不惜重金收買草原上的部落頭領。此時被方正化點破,大帳內一片寂靜,各自盤算著自己的打算。林丹明知這是明朝的離間計,可誰願意跟錢過不去。況且努爾哈赤的崛起已經威脅到他的草原,此時他也需要藉助明朝的勢力,只好改口說道:
“當年先祖成吉思汗就曾和宋國結盟抗金,完顏一族的男性全部被殺光,女人成為奴婢,替宋國一雪靖康之恥。”
林丹這話說的很不老實,方正化見他有不臣之心,決定殺殺他的威風,走到大帳中央後說道:
“我朝神宗、光宗皇帝駕崩,本使原只是奉命來草原傳送訃告,會同諸王前往京師弔唁。誰料建虜野蠻無禮,竟然不顧國喪屠戮遼東百姓,我朝震怒,上下求戰。天子已經調集五十萬大軍駐守山海關,另有水師二十萬人開進遼東,成化之犁庭不過時間爾。”
方正化這番忽悠,聽得林丹和各部首領目瞪口呆,心想明朝這是要死磕女真人。什麼是實力,一年內調集七十萬大軍,這就是實力!
林丹倒吸一口涼氣,將信將疑的問道:
“去年薩爾滸一戰,貴國主力盡毀,今年又接連失去兩位皇帝,本以為貴國近期不會有大的動作。況且本汗聽說小皇帝尚不滿十六歲,九月初五登基到現在也不過三個多月,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七十萬大軍的徵調,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
林丹的言外之意是別吹牛皮了,你跑到草原上四處送禮,不就是想跟蒙古結盟嗎?方正化自然知道他們不會輕易相信,故作鎮靜的繼續忽悠:
“聽聞可汗熟讀《三國演義》,可記得煮酒論英雄的那段?”
《三國演義》是草原上的《孫子兵法》,作為將領可以不會騎馬拉弓,但要沒讀過《三國演義》,怕是連士兵都會看不起。當然,草原上也有《孫子兵法》,但是他們實在看不懂,畢竟文化水平擺那裡,反倒是帶有插圖的《三國演義》更接地氣一些。
林丹作為察哈爾部的大汗,自然背的滾瓜爛熟,他誤以為方正化這是在逢迎自己,賣弄道: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方正化心想此人肚子裡有點墨水,可惜情商不高,竟然不覺是計。一邊拍手稱讚,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