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聯蒙抗金 (2 / 2)

“大汗才思敏捷,博聞強識,本使自愧不如。我們華夏民族自稱龍的傳人,當朝皇帝便是真龍天子,或升或隱,不過時機爾。太祖高皇帝在位時,派藍玉北伐,捕魚兒海一戰盡俘大元王室宗親。如今天啟皇帝雖然年幼,但君臣一心,從兩萬萬人口中徵調百萬甲冑不過吹灰之力。”

此話一是回敬林丹所說靖康之恥,二是強調明朝的國力。林丹聽的脊背發涼,自知明使所言不虛,終於恭謙的問道:

“貴國疆域遼闊,物產豐饒,國富民強非草原可比。請貴使向你的皇帝轉達本汗的意思,本汗願意結盟,率五萬騎兵夾擊金國。”

方正化見林丹服軟,洋洋得意,此時的他決定把忽悠進行到底,吹噓道:

“出兵乃是大汗的誠意,不在乎多少。如果大汗能夠主動遞交國書結盟,本使願意從中美言。想我朝皇帝宅心仁厚,將來重開互市也未可知,大汗身穿綾羅綢緞,王妃們插戴寶飾香粉,共享太平盛世。”

此時方正化已經剎不住車了,林丹生怕其他部落的首領中了糖衣炮彈,主動向明朝投懷送抱,將來自己成了光桿司令,向帳內的婢女示意,將假裝喝的東倒西歪的方正化攙扶出去。

在方正化出使草原的同時,李如柏已經交出兵權,帶著親兵回到京師覆命。入京後左戰先讓他去仰山祭拜自己的父親,這才在勤政殿同時召見他和一同前來的袁可立。

“子貞,朕已追封寧遠伯為寧遠侯,希望他的子孫能有人襲得這個爵位。”

追封的事早已朝野皆知,李如柏聽完內心激動,很想大聲說那個人就是我。可他現在沒了兵權,除了叩頭謝恩別無他話。

左戰自然知道他的想法,繼續問道:

“朕命你去遼東收攬舊部,現在又奪了你的兵權,你可知何意?”

“臣愚鈍,請聖上明示。”李如柏答道。

左戰並不著急解釋,轉而問道:

“努爾哈赤釋放了朝鮮降兵以後,光海君遣散了軍隊,想在我朝和建虜之間保持中立。為了掩人耳目,他還偽造賜封國書,軟禁了仁穆大妃,迫害那些親近我朝的官員,這件事你怎麼看?”

李如柏早已料到朝鮮會隔岸觀火,卻不敢明說,敷衍道:

“朝鮮作為天朝的藩屬,兩次靠明軍抵擋了倭寇的侵略,舉國上下莫不感激天朝的再造之恩,怎麼會容忍光海君做出這等忤逆之事?”

“朕不是說了嗎,他偽造賜封國書,軟禁了知道真相的仁穆大妃。”

那李如柏本是將門虎子,聽到這裡就依然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要不然為何負責朝鮮防務的登萊巡撫會一同出現。於是請命到朝鮮剷除奸邪,左戰也沒推辭,派他和梁之垣作為欽差大臣出使朝鮮。

梁之垣到達漢城以後,表面上是褒獎朝鮮出兵的功勞,賜光海君年號,私下聯絡西人黨的首領綾陽君李倧,讓他提議操演武藝來祝賀,然後讓李如柏帶著二千精銳喬裝成武藝進入漢城。等到受封那天,李倧在李如柏的幫助下發動宮廷政變,釋放仁穆大妃,一同到演武場抓拿光海君。

在眾目睽睽之下,梁之垣宣讀了左戰的詔書:命綾陽君李倧為朝鮮國主,賜號仁。即刻募兵十萬,由李如柏出任大將軍,進駐義州和定州。

有了蒙古和朝鮮的協助,左戰對遼東已有必勝的把握,當然努爾哈赤也是這麼想的。不同的是,努爾哈赤認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左戰卻覺得這是一場持久戰。不同的戰略眼光帶來的是不同的作戰計劃,努爾哈赤已經決定帶著所有的主力部隊進攻瀋陽,想畢其功於一役。左戰卻調撥內銀修建寧遠城和營口港,調撥糧草兵器,移民屯田操練。

與此同時,左戰效仿漢武帝發了一道求賢詔,令有司到山林草澤間探察,不計較出身,精心挑選將佐之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