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劉表之所以要接受朝廷的所謂調解,完全是因為他的實力跟揚州比起來,實在是弱上了太多!
江夏一戰,水軍被人一戰消滅近半,而人家的損失卻可以忽略不計,這讓他心裡無論如何也踏實不下來。
現在有朝廷來幫自己管這個事情,為了自己的利益有個保障,哪還有不接受的道理?
“既然荊州願意和解,那就和解吧!”
對於劉表的態度,劉楓到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既然他不想跟自己打,那不打就是了,只要他以後不要再來招惹自己就成。
“你可以去回覆劉表,我的態度是,他的勢力不可過長江,長江以南的郡縣,我不允許他人涉及。
至於江北,只要他們不損害我揚州的利益,我也懶得去理會他們。”
“使君高義!若是天下各諸侯都能夠像使君一樣深明大義,天下便將太平矣!
種某在此先謝過使君,讓本官這一趟不至於無功而返!”
對於劉楓的決定,對於種輯來說,真是個意外之喜,於是,一個馬屁跟著就拍了過去。
公事既然已經談完,氣氛也活躍了起來,隨後,劉楓便向他了解了一下現如今長安朝廷的一些近況。
種輯也沒有向他隱瞞,將一些比較重要的事件一一向劉楓講解了一番。
就在去年,將朝廷遷到長安才過了兩年,董卓就在司徒王允的設計下,被呂布給殺了。
隨後,朝政便由王允把持。
可好景不長,由於王允不肯赦免西涼軍眾將的罪責,非要將他們一網打盡。
被逼急了的西涼眾將,在武威人賈詡的勸慰下,聯合起來,兵髮長安,打破了宮城。
王允被迫自殺以謝罪,而呂布則帶著自己的妻小逃離了長安,下落不明。
於是乎,朝政又落進了西涼悍將李傕和郭汜的手中。
只不過,相比於董卓還會顧及到朝廷的存在不同,李傕郭祀二人卻是實實在在的邊軍莽夫,朝廷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個玩具而以。
皇宮裡面但凡有點好點的東西,都被他們給搶到了自己的府中去了。
從他們接手長安,到現在才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長安城已經是怨聲載道,百官們的食衣用度都沒了保障,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其實,他這次來出使荊揚兩州,除了為了調停荊揚兩家的爭端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希望這兩個州府能夠押解一批糧草稅賦進京,以期能夠緩解一下長安的物資短缺問題。
種輯帶來的訊息,劉楓大感驚訝,沒想到這才兩年的時間,長安的朝廷竟然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
而去年,劉楓關注的是沿海軍港以及海路探索的事情,對於長安方向,並沒有去關注過。
主要是一直以來,劉楓對於朝廷並不太熱心,只要他們不來打擾自己,自己也不會去理會他們。
所以,連董卓已經死了這麼大的事情,要不是今天種輯向他提起,他都還不知道。
“你說,要我們押送糧賦進京?我想知道的是,這個是誰的提議?”
當然,董卓死不死的,對於揚州官場來說,也確實沒有什麼影響。
現在的朝廷,也只不過是個名頭而已,至於所謂的朝廷裡面傳送下來的詔令,要不要去執行也完全是看心情來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