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崩殂,世事更加的紛亂。
河北幽州,右北平。
在接連與袁紹發生了幾場大戰之後的公孫瓚,這段時間可謂是焦頭爛額,煩惱不斷。
先是在界橋一戰,苦心經營多年的白馬義從全軍覆沒,這令他的實力一下子有了傷筋動骨之痛。
雖然後來在巨馬水一戰中大敗袁紹的崔鉅業部,還順勢佔領了平原郡。
幽州畢竟是苦寒之地,糧食產出根本就支撐不了連年的戰爭。
再者,由於連年的戰亂,青壯人口損耗過大,兵員也日漸萎縮,連帶著能夠耕種田地人口也日漸稀少。
糧草不濟,就算是打了勝仗,可要想再擴大戰果卻不可能啦。
而佔據冀州的袁紹,雖然先前憑著鞠義的先登營滅掉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可鞠義之人太過於狂妄,最終還是被忍無可忍的袁紹給殺了。
可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在與公孫瓚的戰爭中,就沒有再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了。
好在,他所佔據的地方,乃是河北的膏碩之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雖然在戰爭中處於劣勢,可在後勁上,卻從未現過頹勢。
以至於,這兩年來,在公孫瓚跟袁紹對冀州的爭奪中,雖然在戰陣上打得有來有往,公孫瓚的軍隊也並沒有明顯的劣勢。
可打到最後,首先支援不住的,竟然是公孫瓚一方。
而袁紹因為軍力跟公孫瓚相比,始終還是差了一點,所以,到了最後,兩邊都是無以為繼,只得在朝廷的調解下休戰,各自回去舔舐著自己的傷口,積蓄實力,以期來日再戰。
右北平,城南的一座小院中。
“大哥,我們投靠到公孫太守這裡有一年多了,如今冀州遲遲拿不下,繼續呆在這裡蹉跎時日也不是個辦法,要不,你去跟他說說,把我們外派出去?”
廳堂內,三人圍著一張小几席地而坐,臉色都不是太好。
此三人,赫然就是當初討董之戰時失蹤的劉備三兄弟。
當初關張二人離開劉楓後,在黃河邊巧遇從董卓軍中逃出來的劉備,幾人本來合計著想要去幷州雁門的,畢竟那裡是關張二人戍邊多年的地方,對於那裡,他們也要熟悉不少。
只不過,張揚佔領河內後,便起了要獨戰幷州的心思,把壺關給封鎖了起來,對於所有想要北上的軍隊,都嚴加防範。
劉關張三人還著數百人的軍隊,想要北上去幷州,張揚又怎麼可能會同意?
而壺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關上還駐有一支千人的隊伍,就算關張二人再武勇,僅憑著數百人就想要打過去,無異於痴人說夢。
無路可走之下,劉備便想到了自己的同門師兄公孫瓚,決定先去投靠他,在他的麾下先站穩腳跟,而後再圖其他。
於是便一路輾轉去了幽州。
也合該他們運氣好,在行至界橋附近時,正好碰上了被顏良文丑二人追殺得上天無門,入地無路的公孫瓚。
由於這次沒有了趙雲的憑空出現,關羽與顏良文丑這宿命之敵提前相遇。
只不過,跟原本歷史上不同的是,關羽並沒能夠快刀斬亂麻般的拿下顏良文丑二人,而是三兄弟在與二人經過一番苦戰後,才將對方擊退。
正因為這次對公孫瓚的救命之恩,被損失了白馬義從這支王牌利器的公孫瓚接納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