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的春天,在柴桑一片歡歌笑語中緩緩走來。
新年剛過,劉楓便向長沙傳送了十萬石糧食,以供張羨招收下山蠻人所用。
同時,將張機從長沙徵調了過來,將他派到醫館,讓他與華佗一起坐診,兼教授學徒。
“主公,周泰派人傳來訊息,長安來人啦,現在剛在九江港下船,馬上就要到啦,戲大人正前往碼頭迎接!”
這一天,劉楓正在官房處理春耕的事宜,忽然有差人從外面跑了進來。
“長安這個時候派人來做什麼?”
劉楓覺得很是意外,自己跟董卓之間現在正處於對立呢,他派使臣過來會有什麼目的?
“知道來的人是誰嗎?”
“聽說是新任的長水校尉種輯。”
差人將自己知道的訊息向劉楓彙報了一遍,隨後便退了出去。
“種輯?”
劉楓使勁地想了半天,也沒想到這個人是誰。
畢竟,他跟朝中的那些個大臣都不熟悉,自然也就不知道這個種輯是誰啦!
......
“種使者遠道來我揚州,不知所謂何事?”
州府衙門後堂,劉楓接見了種輯,一番寒暄後,劉楓直接了當的問道。
“劉使君,種某身使朝廷之命前來,乃是為了使君與荊州劉景升的矛盾而來。”
對於劉楓的直拉了當,種輯有些不習慣,不過還是將自己的目的挑明瞭。
雖然過完年後,揚州與荊州之間的戰爭已經停了下來,不過,沿長江兩岸的對峙卻依然存在。
“使君乃揚州牧,擔負著我大漢南方的一應事務,當以江南萬民的生計為要務。
而劉景升乃荊州牧,其對荊州的轄境內也應有保境安民之責。
既然兩位使君皆負有保境安民之職,兩方戰火一起,受到傷害的,將會是兩州的平民百姓。
為了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至於因戰火而生靈塗炭,流離失所,所以經朝廷商討後,決定妥派本官來調和荊揚兩家的矛盾。”
一口氣將自己此行的目的講完,覺得有些口乾舌燥,端起几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突然眼睛一亮。
這茶的味道真的是不錯,看來揚州好東西真的不少啊!
“種使者可有去過荊州,是否與劉景升也談過這事?”
對於種輯所說的話,劉楓也不急著置評,而是先向他問了一下荊州劉表那邊的情況。
“本官曾從襄陽路過,也同劉景升會過面,對於朝廷的調解,他們是非常歡迎的。”
對於這個結果,種輯到是感覺到很有成就,現在朝廷式微,連帶著朝廷裡面的大臣也沒有了什麼存在感。
而這次自己出來,以董卓跟天下各地諸侯的惡劣關係,自己本來就沒有指望能有什麼成果。
而能夠在荊州劉表那裡得到肯定,對他來說,著實是個意外的驚喜。